市況回暖/滬上季大宗房產交易24單 涉資114億

  今年上海大宗房地產投資市場表現搶眼。仲量聯行數據顯示,首季上海大宗房地產投資交易24宗,成交金額114.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季增加20%。仲量聯行華東區投資及資本市場負責人孫翎向《大公報》表示,今年首季大宗房地產的投資者佔比高達86%,顯示對前景樂觀,市場已呈現回暖態勢。

  孫翎介紹說,今年首季成交項目中,74%的總價不足5億元,小體量項目佔比為歷史新高。高淨值人士、企業買家佔比達67%,成為主導力量。上述類型買家通過靈活的投資決策,有效盤活資產,提升資產的流動性,推動大宗房地產交投的活躍度。

  長租公寓佔34% 首超寫字樓

  仲量聯行數據還顯示,今年首季大宗成交中,長租公寓成交金額佔比34%,首次超越寫字樓的29%佔比,同期零售地產、酒店、產業園區的成交金額佔比分別為27%、5%和5%。孫翎補充說,隨着多個大型長租公寓的推出,保險機構對此類資產的投資熱情持斷升溫。

  「首季上海甲級寫字樓淨吸納量9.12萬平米,其中,中央商務區甲廈淨吸納量4.62萬平米。」仲量聯行上海地產部資深董事江蘇表示,甲級寫字樓租金下行,吸引不同行業租戶調整租賃策略,中資金融和專業服務企業已抓住當前有利租賃窗口期。此外,隨着甲級和乙級寫字樓租金價差的收窄,更多乙級寫字樓租戶考慮搬遷至甲級寫字樓。

  展望後市,孫翎提醒,當前市場格局經歷深刻變革,業主需把握市場機遇。「相信未來市場將呈現更多元化、專業化的投資格局」。

  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