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安教育愛國教育如「孖生兄弟」

  圖:香港懲教博物館及社區教育體驗館昨日舉行開放日,介紹懲教署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及成效。
  圖:香港懲教博物館及社區教育體驗館昨日舉行開放日,介紹懲教署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及成效。

  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社會各界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多個紀律部隊亦在4月的不同周末和假日舉行開放日活動,進一步提升香港居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出席「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研討會暨國安教育多媒體設計比賽頒獎禮。他表示,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是形影不離的「孖生兄弟」,國家安全教育應着重培養大家對維護國安,遵守國家安全法律的自覺性,這種自覺性,會隨着愛國情懷自然而生。他又批評,國際上有國家唯我獨尊,為了追求自身最大國家利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不惜以霸道欺凌手段損害其他國家人民利益,認為我們應該以不屈不撓的精神維護國家安全和合法權益。\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培養愛國情懷,應先通過宣揚中華文化等建立和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林定國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汲取了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主張安全應該是普遍、平等、包容的,不能單方面犧牲別國安全來追求所謂絕對安全。

  有國家霸凌他國 須沉着應對

  林定國續說,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中,有關國家安全的定義,是強調「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而非「絕對」。我們推崇的愛國主義並非狹隘極端的民族主義、排外主義或孤立主義。

  他提到,在當前國際局勢中,有國家唯我獨尊,為了追求自身最大國家利益,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原則,採取單邊主義,不惜以霸道欺凌手段損害其他國家人民利益;我們作為在香港生活、面向世界的中國人,更應該顯示我們與他們不一樣,沉着應對,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不屈不撓的精神維護國家安全和合法權益,展現泱泱大國的風範。

  「國家安全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研討會暨國安教育多媒體設計比賽頒獎禮,由香港教育大學聯同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油尖旺區校長會,以及教育局支持下舉辦,活動吸引近500名師生、家長及社區人士參與。

  教大校董會主席黃友嘉致辭時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每位公民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和共同義務,未來教大會繼續把國家安全、愛國主義、立德樹人等理念融入到教育中,培養年輕人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和民族觀。

  油尖旺民政事務專員余健強表示,是次活動主題還融合了愛國主義教育,更邀請了油尖旺區六十位地區國安導師參與,他們和教育界人士相互交流學習,將令推廣工作更全面完善。

  與內地合作 教大加強愛國教育

  教大校長李子建說,國家安全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期望透過活動培育更多具備深厚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他透露,教大與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建立了「大思政教育創新發展中心」,正努力探索如何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通識教育中,並將在2025/26學年起試行。

  當日活動邀請到國家安全事務專家和學界代表發表主題演講及分享愛國主義教學實踐經驗。「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李慧琼分享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的最新進展,指國家去年提出《國家愛國主義教育法》,定出九大範疇,包括:學校課程、課外實踐、體驗活動、文化活動、善用博物館資源、紀念儀式、傳統節慶、公務員培訓及大眾傳媒。她建議學校可就九大範疇編製課程大綱,配合國家教育方針,推動愛國主義教育。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創辦人兼主席、教大校董會成員何建宗就《憲法、基本法與國家安全》發表演講,闡述憲法、基本法的關係,以及國家安全觀的要義,並以國際化的例子探討國家安全的現實意義。

  大角咀天主教小學副校長潘偉強與麗澤中學副校長蔡麗芳,亦分享了國安與愛國主義教育的校本教學與實踐經驗。油尖旺民政事務處亦在研討會中,安排了60位來自油尖旺區的國安教育地區導師,與現場的老師、家長及學生進行交流,分享他們在地區宣傳國安教育工作的體會及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