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東盟中產急增 網購市場具潛力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近年國家及特區政府均積極推動港商開拓東盟市場,商會人士指出,不少港商在東盟投資設廠多年,當地經濟增長快,中產數目急增,商機處處。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表示,現時歐美需求不振,在東盟消費者對香港品牌有信心下,港商宜開拓這個朝氣勃勃的新興市場。他建議,因為東盟各國政策變化很快,冀特區政府能協助掌握最新資訊,以便把握商機。
談及東盟商機,黃達勝向《大公報》表示,不少東盟成員國前景甚佳,以越南為例,據市場預測,2030年將有逾2300萬人躋身中產之列,屆時越南消費市場將從2020年全球第26位升至第18位,超越意大利、韓國和西班牙等發達國家。由此可見,越南除了是設廠的好地方,其龐大的消費市場有望成為香港品牌的另一個新天地。
黃達勝指出,進軍越南消費市場前,必須了解當地消費文化,越南為東盟跨境網購名列前茅的國家,每人年均下單達104次。同時,越南人喜歡網購,33%越南網購者會進行線上跨境購物,現時最熱門的電商平台是蝦皮(Shopee)、Lazada和越南本土平台Tiki,共佔市場份額六成多。
港企宜聘華僑子女 開拓電商
他認為,港商應聘請了解當地潮流文化及電商運作的人士,負責電商業務,方能事半功倍。「最好找越南華僑的年輕子女,他們土生土長,既懂當地文化和潮流,多少亦懂得中文,與港商溝通十分方便,否則由香港或內地代勞,只會無從入手。」
至於東盟另一投資熱土柬埔寨。在當地投資多年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常務副主席蔡卓思表示,柬埔寨人個性樂觀開朗,與對方建立信任關係很重要,應多參加商務社交活動,與合作夥伴建立良好的私交,有助於達成商務目標。同時,柬埔寨商務文化較為注重關係建立,因此在談判過程中需要保持耐心,不要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