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向好 專家料首季GDP增逾5%

  圖:隨着一攬子政策發力提振內需,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圖為上海市貌。
  圖:隨着一攬子政策發力提振內需,中國經濟運行平穩。圖為上海市貌。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於周三(16日)發布。受訪分析師認為,年初以來消費、投資按年增速均優於去年全年,出口增速也基本保持平穩,隨着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效果的持續顯現,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得到夯實,首季GDP按年增長大概率在5.1%。考慮到美國對華關稅政策的持續升級,中國可通過財政刺激予以對沖,年內宏觀政策有加碼的空間。

  去年9月末中國宏觀政策的轉向具有重大意義。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分析,表象上看政策更重視資本市場、資產價格,但其底層邏輯涉及對近年來政策框架全面優化的啟動。他預計,第一季度中國GDP按年增速在5%至5.1%,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5%左右。

  「開年以來外需雖放緩,但政策發力對內需形成提振,經濟運行平穩。」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提醒,今年首兩月社會零售、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各增長4%和4.1%,高於去年全年的3.5%和3.2%,實現良好開局。同期,美元計價出口按年增長2.3%,雖較去年全年的5.9%有所收窄,但首兩月貿易順差較去年同期大增,表明第一季度淨出口對GDP增長仍帶來支撐。此外,3月官方PMI保持擴張態勢,綜合判斷「第一季度中國GDP按年有望實現5.2%左右的增長」。

  應對外部衝擊 政策料加碼

  FOST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認為,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延續回升向好勢頭,GDP按年增速或達5.1%左右。他認為,儘管美國對華關稅政策將對中國經濟帶來擾動,但中國可通過加大財政刺激力度等方式予以對沖,「政策端有繼續加碼的空間,2025年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預期目標仍有望達成」。

  在趙偉看來,為應對內外部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中央財政已預留充足的政策空間和儲備工具;另一方面,人民銀行也強調「將依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表示,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市場,加之「擴投資、促消費、穩就業」舉措的迅速落地,財政支出力度空前增大,內需潛在需求料較好釋放。他判斷,本季政府發債速度與支出節奏將加快,人民銀行大概率實施降準操作,並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投放大規模流動性。政策有效刺激下,內需有望延續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