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語倫比/甲骨文跑入AI算力賽道 雲服務前景俏\毛君豪

  近期,甲骨文(ORCL.US)在得克薩斯州阿比林市為OpenAI建造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因工程延期引發關注。若無法按時交付,可能導致雙方合作危機,甚至威脅到雙方聯合發起的「星際之門」項目,這項計劃投資高達5000億美元的AI資料中心專案被視為甲骨文轉型AI雲服務商的核心布局。甲骨文高管已對承包商施壓,要求不惜成本加速建設,突顯其在AI算力競賽中的緊迫性。儘管項目推進受阻,甚至傳出OpenAI可能終止合作的消息,甲骨文董事長在近期財報會上透露,集團即將簽署首份「星際之門」合同。不過分析指出,OpenAI同時在與甲骨文競爭對手洽談合作,且特朗普政府的新關稅政策可能推高設備成本,這為專案前景蒙上陰影。

  為鞏固AI雲服務商地位,甲骨文正從多方面着手。(1)與多方巨頭合作:與微軟、谷歌(GOOG.US)共建資料庫服務,過去3個月相關收入增長92%,以及與AMD(AMD.US)深度合作第五代EPYC處理器驅動的OCI計算,實例性能提升2倍;(2)垂直整合:通過自研晶片優化AI訓練與推理效能,降低對英偉達(NVDA.US)的單一依賴。

  甲骨文已於3月11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業績,收入141.3億美元,按年增加6%,低於市場預期的143.9億美元。管理層強調,與OpenAI、英偉達等頭部AI公司的合作訂單將推動2026財年收入增長15%,並預計2027財年增速提升至20%。

  甲骨文正經歷從軟體巨頭向AI基礎設施領導者的艱難轉身。儘管短期業績波動與運營挑戰不容忽視,但其在雲服務增速、訂單儲備與技術反覆運算上的表現,仍顯示出戰略轉型的初步成效。未來兩年,隨着「星際之門」項目推進與資料中心產能釋放,甲骨文或有望躋身全球雲服務四強,但這場5000億美元的賭局能否兌現,仍取決於其能否在速度、成本與可靠性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137美元內收集

  股價走勢方面,甲骨文於上年12月曾高見歷史高位近198美元,其後因關稅戰造成美股大調整下而低見118美元,近期已作出反彈。若看好甲骨文5000億美元專案能成功轉型為AI雲服務商的話,可於10天線137美元買入,中長線可望重回歷史高位,跌穿110美元止蝕。(作者為富途證券高級策略師,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