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保障/內地頒「產地認定」新規 利芯片自主可控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通知,海關總署明確「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這一政策公布後,A股半導體板塊迅速拉升,顯示出市場對國內半導體芯片產業的信心。
專家表示,以流片地作為原產地,可更準確識別芯片的真實技術來源,避免通過封裝地(通常為勞動密集型地區)模糊關鍵技術歸屬。此舉可以打擊在「對等關稅」背景下,以改換原產地避稅的「洗澡芯片」,阻止它們在華傾銷,助力國內半導體業發展,是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戰略的關鍵一步。\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打擊「洗澡芯片」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發布的《關於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提示,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通知建議,「集成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副會長韓舉科向媒體表示,晶圓製造(流片)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最核心、技術門檻最高的環節,直接決定芯片的製程工藝。以流片地作為原產地,可更準確識別芯片的真實技術來源,避免通過封裝地(通常為勞動密集型地區)模糊關鍵技術歸屬。同時,此舉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戰略的關鍵一步,既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又為國內產業升級提供了制度保障。未來,隨着原產地數據的積累,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政策制定和市場調控將更具針對性。
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這一規定可謂「一石多鳥」,首先打擊在「對等關稅」背景下改頭換面原產地的「洗澡芯片」;第二助力國內半導體產業崛起,盡快完成國產化替代進程;第三壓制台積電在美建廠的預期和發展空間。一位半導體領域的科研人員告訴記者,此前,美國芯片廠家在中國技術無法替代進口芯片時,就高價對中國出口芯片,一旦中國技術獲得突破,美國廠家就立刻將芯片價格壓到極低,令中國企業的研發生產幾乎都處於虧損,壓制中國半導體崛起。沈逸表示,此次明確半導體原產地,大幅增加國外企業的傾銷成本,將助力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成長,盡快在產業鏈中完成國產化替代。
自力更生 破供應鏈「卡脖子」
面對美國施壓,台積電立刻「滑跪」赴美建廠。沈逸認為,這一政策對於赴美建廠的台積電也有壓制作用。台積電在美國生產的芯片價格很高,還會因為「對等關稅」,失去中國大陸的市場,對其發展預期和空間都是利空。如果還希望擁有大陸的高端市場,台積電應該將其核心生產部門設立在台灣地區。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貿易戰,令中國芯片、人工智能等領域快速自力更生的發展,加速國產化進程。當前,面對更加兇猛的美國關稅貿易戰,人們更加期待國內高科技企業化危為機。沈逸表示,此次關稅戰,對國內尚在依賴進口芯片的企業敲響警鐘,必須加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才能不被供應鏈「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