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關稅霸凌】美獨對華關稅大幅加碼 總體平均稅率反更高

耶魯研究:美物價短期內漲2.9% 每家庭年均購買力損失3.2萬元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4月9日)宣布暫緩對等關稅90天,卻大幅加碼對華關稅至145%,然而這一轉變並未減輕美國消費者負擔。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周四一項研究顯示,美國加碼對華關稅後,美國消費者面臨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達27%,較美國頒布初版對等關稅時的這一數字26.8%更高。研究報告警告,美國只針對中國這一最大貿易夥伴大幅加徵關稅,就足以推高整體物價水平。
預算實驗室估算截至周三,美國今年以來實施的所有關稅措施,以及貿易夥伴對美報復性關稅影響。該研究估計,美國加碼對華關稅後,如果中國佔美國進口商品份額仍與2024年持平,維持在14%,美國消費者面臨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將達27%,是自1903年以來最高水平。即使將中國佔美國進口商品份額收窄至4%,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仍會達到18.5%,是1933年以來最高。
衣物價格年內或激增64%
美國消費者將被迫為關稅戰埋單。預算實驗室計算,按照現時關稅政策,美國今年物價水平短期內將上漲2.9%,相當於平均每個家庭每年購買力損失4,700美元(約3.2萬港元)。低收入家庭計算社會福利後,購買力仍會損失2,100美元(約1.6萬港元)。如果美國調低中國進口商品佔比,美國低收入家庭的平均購買力損失還會達到2,700美元(約2.1萬港元)。
在各類日常商品中,服飾價格受關稅戰影響最顯著。該研究估算關稅措施生效後,全美服飾價格一年內可能激增64%,長期來看,服飾漲價幅度可能達到27%。
GDP或跌1.1% 失業率升0.6%
研究估計美國的連串關稅措施,會令美國2025年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下跌1.1%,長期來看,美國GDP規模可能收窄0.6%,相當於在2024年損失1,700億美元(約1.3萬億港元)。到2025年底,美國失業率預計按年上升0.6%,全職就業人數減少74萬人。
《華爾街日報》周四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代表磋商關稅協議。報道稱,美國向尋求談判的各地政府獅子開大口,施壓對方降低進口美國商品關稅、採購更多美國商品等。在特朗普政府內部,不少官員擔憂以往需時數年才能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現時卻要縮短至數月內完成,否則全球市場還會面臨巨大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