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關稅霸凌之中企應戰】修內功顯定力 港企三招應戰

●美國推行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格局動盪。 圖為近期參加展會搶單的企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美國推行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格局動盪。 圖為近期參加展會搶單的企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攝

  產業轉移 市場拆分 業務拓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盧靜怡 東莞報道)美國推行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格局動盪。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廣東東莞,有企業加班搶產,也有企業靜心觀望,更多企業則在「變」中謀「穩」。香港文匯報記者在SHEIN供應鏈企業的車間看到,數百名工人近日仍在加緊趕工,縫紉布料的速度並沒有慢下來。但亦有另一些企業,受美國客戶叫停訂單影響,張貼告示放假。更多的港企則是未雨綢繆,提前採取應對措施。有港企表示,當下將繼續保持定力,修煉內功,強化競爭力,拓展多元市場和多元產品業務,「相信國家有能力引領企業突破困境,在變局中開新局。」

  在廣州一家SHEIN供應鏈生產商車間內,燈火通明,縫紉機高速運轉,冷氣開足馬力,數百名工人正加班趕工。

  部分美客戶叫停訂單 港企:其他市場還能撐住

  該車間生產負責人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手頭的訂單依然充足,生產速度並沒有慢下來。不過,在東莞和佛山,也有部分工廠張貼告示稱,由於加稅成本難以負擔,部分美國客戶叫停訂單,故此暫停原計劃的周末加班。有港商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雖然貨品已經包裝好了,現在仍只能靜靜放在倉庫。「即使美國對部分地區實施的關稅政策延後了三個月,但客戶已不敢下單,廠方亦不敢訂料,最後照樣做不成。」

  也有不少企業淡定應對關稅政策的突變。雖然企業有35%的訂單來自美國,但港企龍昌集團董事總經理梁鐘銘並不慌張。他說:「我們一直是生產玩具的,這是一個『開心』的產業,我們心態也很平和。畢竟廠房經營已有60年,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繆。」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龍昌早在約十年前,已經陸續將生產工廠搬到了印尼,市場也拆成了三塊:美國、東南亞、歐洲各佔三成多。「如果有一塊出問題,其他兩塊還能撐得住。」

  梁鐘銘亦坦言,看到特朗普再度上台已預料到他會加稅,但沒想到政策變動如此頻繁,讓很多工廠主「連夜不敢睡」。梁鐘銘雖然在印尼和中國兩邊飛,亦一邊刷着新聞,一邊重新計算庫存和排產。「我們已經作好準備,現在要做的是要有定力,以不變應萬變,不要被嚇亂。」他說,除了產業轉移和市場拆分外,他們還在業務上拓展了內地機器人教育賽道。「開機器人課程、辦比賽平台,我們投了不少資源,這既是產品,也是服務。中國教育市場潛力很大。」

  「現在很多美國訂單都已經停了。」港資東莞美景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長助理吳克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公司主要銷售珠寶飾品及精密五金配件,主要做歐洲市場,目前暫時未受關稅直接影響。「現在的形勢,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訂單,需要做好自己的企業。關鍵來說是多利用AI智能的項目,多元化發展,經營開發多邊國家市場。」

  搭建橋樑助港企港貨拓展內地市場

  10日晚,東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第八屆監事會、第十屆理事會就職典禮在東莞舉行。港企、外資企業負責人雲集,聊的話題都離不開「關稅」,大家都有一肚子話想相互傾訴。

  連任第十屆理事會會長、東莞市港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連漢森坦言,企業面臨全球產業鏈重構、貿易壁壘加劇等挑戰,尤其近期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對涉外企業形成壓力。但他同時強調,國家擴大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從未動搖,從中央層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為企業提供了廣闊機遇。「我們堅信國家有能力引領企業突破困境,全體會員應緊握政策紅利,修煉內功,強化競爭力,在變局中開新局。」他表示,協會將繼續搭建港企港貨拓展內地市場的橋樑,推動更多國際設計與產品融入大灣區「雙循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