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軟配套」 打造人才友善社區

  胡汶軒 中西區區議員

  內地近年積極建設人才社區,成效顯著。特區政府積極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規劃一片新的人才社區,相信也可事半功倍,有效為留住高端人才創造關鍵友善條件。

  人才社區不但要提供優惠出售或出租的人才公寓,更要提供醫院、學校、創業基地和孵化器,乃至於演藝小鎮和活力康體園等多方面的配套。此外,在配備完善硬件的基礎上,透過制度、規例上的調整和放寬,在軟件層面促進良好的社區氛圍,同樣不可或缺。

  首先,針對高端人才生活品味,社區需要提供相應的活動空間。據了解,不少來港人才都有養貓狗等寵物,如可放寬現時法律門檻,開拓更多寵物友善空間,將有助滿足人才生活所需,增加他們對香港的歸屬感。現時不少國家和地區已允許寵物和主人一同進入銀行、醫院、商場和其他社區設施,韓國、日本和美國亦允許主人攜寵物乘坐鐵路。特區政府也應對標世界人才競爭力較高的發達經濟體,按照本港社會的實際情況,容許寵物可進入更多地方以及隨主人便利乘坐交通工具。

  香港應有序推進人寵共融,並引導商界和居民團體一同合作,確保居民和寵物的安全受到保障,共享同一空間、樂在其中,使各社區都能變成人寵共融旅遊勝地,並讓訪港旅客對香港留下好印象,一同體驗人寵共同住宿、出行、飲食、遊歷的旅程,擦亮香港的旅遊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是推廣康體活動,增強社群凝聚。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促進體育活動普及化,而不少來港人才都期待有更多機會享受新興的體育活動。過去一年,筆者與新興運動界朋友交流,聆聽和整合了許多值得分享的意見,包括實踐「一地多用」的發展模式,將一些零散的空置用地改建為彈跳健身、躲避盤等場地,並構思將鄰近郊野公園的綠化地帶改建為木棋、平衡車、法式滾球等新興運動項目康樂場地,從而突破社區內場地空間的局限,為居民創造廣泛體驗不同新興運動的機會。

  另一方面,本港可以用更活潑的思維規劃社區的康樂空間,爭取在維港兩岸建成「維港水上新興活動中心」試點,逐步開拓體育賽事、海洋旅遊、休閒娛樂等領域的新項目。

  特區政府也可以針對一些偏遠的沙灘,在完成維護工程後,讓社區團體租用並改建成為歷奇探險活動區,成為親水、親自然的親子活動場地,讓不同年齡、文化背景的國際人才來港定居後,可以享受到家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