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會:國家保持克制 很多招數尚未出

  圖:(左起)盧金榮期望政府推出更針對性支援措施,協助企業應付資金周轉問題。吳國安表示,他的電鍍廠已收到美國進口商的電話要求煞停貨品進口。駱百強說,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廠商界已感受到他對華「不友善」。史立德表示,國家必須強硬應對,當美國民眾知痛,特朗普便會收手。\大公報記者李雅雯攝
  圖:(左起)盧金榮期望政府推出更針對性支援措施,協助企業應付資金周轉問題。吳國安表示,他的電鍍廠已收到美國進口商的電話要求煞停貨品進口。駱百強說,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廠商界已感受到他對華「不友善」。史立德表示,國家必須強硬應對,當美國民眾知痛,特朗普便會收手。\大公報記者李雅雯攝

  【大公報訊】記者李雅雯報道:美國掀起對全球開打關稅戰持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美國繼續提高對華關稅水平已沒有任何意義,建議業界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當前首要是保障貸款回收和現金流穩定,調整產能,加快推動供應鏈和銷售市場的多元化,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在關稅戰影響下全球區域供應鏈重組,對香港是一個契機,擴大對東盟轉口貿易。

  駱百強:縮減產能 保持資金流

  在越南設紡織廠,產品6成出口美國市場的廠商會副會長、信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駱百強表示,雖然美國暫緩包括越南關稅90天,但貿易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加上美國下半年經濟差會減少訂單,廠商可自保的方法是減少產能,縮小供應規模,保持充足現金流,並利用這段暫緩期尋覓新市場:「現在經濟環境要講生存,不是講賺錢,做生意生存就是現金流,減少成本、減少負擔,現金流便充裕點,我會縮減兩成產能。」

  駱百強表示,關稅戰其實早已開始,早在2017年特朗普上場,廠商界已感受到他對華的「不友善」,所以駱當時將內地廠由3間縮減至1間,並開始搬遷生產廠房到越南,但保留原材料廠在江蘇,他指出,全球多地紡織製衣廠超過8成以上的原材料由中國生產,他深信美國掀起的貿易戰不會「打」原材料,否則「無衫着」。

  駱百強指出,特朗普徵收的所謂「對等關稅」只是藉口,目的是要減貿易易差,上場後急於在幾年任期內解決美國36萬億債項,他遂假借所謂的「對等關稅」手段,脅迫全球多國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有如爛仔般威逼「唔使我還,延長債務還款、還息期」。

  駱百強支持中國應對美國的霸凌行徑要奉陪到底,不可能讓步,讓步只會「更慘」:「其實中國尚有很多招數未出,例如美債,拋售美債讓你(美國)冧檔;對美國的服務IP產品例如電影、微軟軟件等禁止進口,當然這些招數屬『核彈式』,影響性大,可能會擦槍走火,所以現時中國出招是很克制,否則大眾市民會受到影響。」

  吳國安:香港廠商必跟國策行事

  廠商會副會長吳國安的電鍍廠產品有3成進口美國,在特朗普宣布推高中國產品關稅至125%的前一晚,吳收到美國進口商的電話煞停貨品進口:「連生產都叫停,我可以怎樣,一動不如一靜。」吳國安指出,香港廠商一定跟國策行:「國家一定要撐下去,要硬淨,否則美國一定會脅迫我們。」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關稅戰令局勢充滿不確定性,各地生產商、出口商,以至美國的進口商短期內都會採取觀望態度,暫停接單及下單。他預計僵局會持續一段時間,建議業界首要保障貸款回收和現金流穩定,並審視及調整產能。

  盧金榮:擴大與東盟貿易業務

  盧金榮說,香港製造業每年出口美國貨值僅50億美元,港商在其他地區設廠進口美國的產品主要是紡織、電子、機械等。轉口貿易方面,香港從事內地和美國之間出入口業務已漸減少,正擴大與東盟的貿易。廠商會下月將到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爾進行市場考察,與對方企業簽訂合作協議。

  盧金榮期望政府推出針對性支援措施,例如新貸款措施、延長還款期、還息期等,協助企業應付資金周轉問題,並積極向中央爭取稅務優惠,為港商拓展內銷提供更多支持;同時積極與南半球、中東及非洲等市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