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漫言/學格鬥\余 逾
柏林是個豐富多樣、令人興奮不已的國際化城市,所以當女兒說起想學點自衛防身術格鬥術,擺在她面前的選擇多種多樣。從我們中國的武術,到日本空手道,韓國跆拳道,泰國泰拳,巴西柔術,西方拳擊……真是挑花了眼。
最後女兒和她的好朋友一起選擇了以色列近身格鬥術──馬伽術。兩個小姑娘自己在網上做足了功課,選擇合適的課程和時間地點,並且在徵得我們同意以後去參加了試課。那天試課以後回到家,女兒激動得小臉通紅:「媽媽!幫我報名去。我就要去這個格鬥班!」
就這樣,我被她「押着」去了這個馬伽術格鬥學校。當然,我也事先在網上大概了解了一下馬伽術和這個學校。馬伽術源於以色列,是一種注重實用性的防身術。它並沒有其他格鬥術的系列拳法或者成套的招式,而是簡單實用的動作,意在以最有效的方式在最短時間結束「戰鬥」。
我到格鬥學校時,女兒和她的好朋友早已按捺不住激動,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了。離她們上課還有一陣,前面是兒童組,一群大約七八歲到十來歲的小孩在一個像室內小操場的地方,兩人一組,正跟着老師進行雙人模擬攻擊訓練。最後一組訓練結束後,這幫「熱氣騰騰」的小孩從裏面走出來,個個汗流浹背卻滿臉生氣盎然的樣子。
女兒她們參加的是青少年組,大約有二十來個小孩,男生女生數量差不多。在簡短繞場跑熱身以後,他們在教練的帶領下先開始了力量和核心訓練。教練是一位身材並不高大的白人男子,也並不像想像的那種格鬥場上滿身肌肉的樣子,反而就像一位保持常年運動看上去身材矯健的普通成年人。直到他開始教小孩們動作,看他出手的速度和準確度,我才恍然大悟馬伽術裏所強調的「實用主義」。
為時一小時的訓練循序漸進,從熱身和力量訓練,到單純的上肢訓練上肢對抗,到下肢訓練下肢對抗,再到如何倒地又如何起身,每個步驟清楚簡練,動作要求準確有效。訓練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時間是雙人單項動作對抗訓練,一個小孩拿軟墊抵擋,另一個用拳或者腿進攻。老師會逐一看每隊學員的動作,然後進行指正和調整。而這幫小孩們打得不亦樂乎,與其說是在訓練,更像是一種有秩序的遊戲玩耍。
身邊的小孩媽媽悄悄跟我說:「看看,這幫青春期小孩在這裏放放電,發洩疏導情緒,簡直太好不過了。」
看他們下課出來朝氣蓬勃的笑臉,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