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股市/選公用股避險 中電與中移動可取\馮文慧

  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環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此政策以「貿易逆差除以對方出口總額再除以2」的簡單公式,對多國實施差異化關稅,並觸發連鎖性貿易反制,環球股市遭遇拋售潮,市場避險情緒升溫。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公式,特朗普對等關稅的稅率計算方式為:(美國對某國貿易逆差÷該國對美出口總額)÷2。政策表面上以「縮減貿易逆差」為目標,但其忽略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理論,單邊提高關稅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對等報復,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與效率下降。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關稅可能推升未來數季物價,與特朗普呼籲「立即降息」形成政策矛盾。而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跨國企業首當其衝,如創科實業(00669)、瑞聲科技(02018)等公司股價的波動性則比較大。

  面對政策不確定性及市場波動,投資者需調整風險管理策略。如增持避險資產,將30%至40%倉位轉為現金及美債,必要時提高至50%;避開高槓桿工具,如期權、輪證等,避免單日劇烈波動導致本金虧損;宜減持貿易戰敏感股(如出口製造業),轉向公用事業股、通訊服務股及大型銀行股等防禦性板塊,如中電(00002)、中移動(00941)等股票。

  若美國國際地位因關稅爭端受損,中國或迎來結構性機遇。跨國企業或加速將生產基地轉移至東南亞及中國,以規避關稅成本;中國「雙循環」戰略可強化本土消費與技術自主,降低對美依賴;全球去美元化趨勢,人民幣結算體系有望擴大應用場景。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乃一場「零和博弈」,不僅衝擊全球體系,更可觸發滯脹風險。投資者需密切關注6月聯儲局議息會議及中美談判進展。

  (作者為致富證券研究部分析師、證監會持牌人士,並沒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