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 園/風與帆\蓬 山
四月九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智元機器人的創始人彭志輝成為七名發言者之一。九○後的彭志輝,是科技圈知名KOL、嗶哩嗶哩百大UP主。從「華為天才少年」「技術圈網紅」,到「獨角獸」CTO、總理的「座上賓」,這些五彩斑斕的標籤,共同拼接成一幅創新奮鬥的畫圖。
實際上,從一月份《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座談會,到二月份民營企業座談會,深度求索梁文鋒、宇樹科技王興興,都跟彭志輝一樣,登上了高層議事殿堂,也成為了新一代國民偶像、封面人物。
近幾年,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疊加影響,經濟形勢面臨各種挑戰。「躺平」「佛系」之風盛行,有人動輒抱怨「大環境不好」。梁文鋒等人的脫穎而出,如一股清新朝氣,滌蕩了暮氣沉沉、老氣橫秋的「擺爛」心態,是一種對「環境論」消極宿命的有力回應。
大環境確實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當「杭州六小龍」這類故事被鍍上勵志金邊時,不能忽視孕育火種的柴薪,他們的成功,得益於當地優良的營商環境。不過,個人奮鬥與時代機遇的關係,從來都是相互成就的辯證法。梁文鋒、彭志輝等人,看似命運的寵兒,其實是時代的回應者。同樣的大環境,有人看到的是「寒氣逼人」,而另一些人卻悄然深耕,專注於技術和產品的打磨,最終收穫了不同結果。
通過科技賦能,各類平台越來越開放,門檻不斷降低,自媒體、開放社區、遠程工作讓普通人有了更多展示自我和價值實現的通道。雖然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為「六小龍」,也不是每個奮鬥者都能立刻看到結果,但以奮鬥對抗大環境的不確定,是不二法門。
我們不能選擇風的方向,但是可以調整帆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