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特朗普震盪」影響範圍大\凌 昆
前文談到美元危機來自美國經濟問題,國際去美元化及「特朗普震盪」等三大源頭,前兩者為漸變的老問題,後者為突變的新問題,危險性更大,故更應予剖析。由於其情況仍在急劇發展中且變量甚多轉折頻仍,故更難預計,但因風險極大又不能不盡量總結情況以找出可能影響。
特朗普新政引起震盪主因是政策激進,施行急進又飄忽不定,引致恐慌及混亂。新政範圍十分全面,涉及內政外交多個環節,實為一場由頂層推動的體制大革命。麻煩來自幾方面:
(一)財赤債務上升。特朗普雖力求節省開支但實效未明,另方面延續首任的減稅政策則會大減收入,估計10年內將達5到10萬億美元。同時利息支出不斷上升並已超過國防開支,今個財政年度頭五個月已近5000億美元。國債規務逾37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約1.5倍,財赤亦將高達GDP的7%,遠高於可接受的3%上限。
(二)衝擊金融體系。特朗普上任後提出一系列重大金融新政,有的已開始落實但影響未明。不少更是前所未有,令不明確性更高。有關措施包括去規管化、普查金庫、納入虛擬貨幣作官方儲備(包括出售部分存金來購買),重估黃金及土地資產價值以建立主權基金,和削減聯儲局權限等。
(三)政府大改革以精簡架構減少員工。這主要是通過馬斯克領導的DOGE機構進行,並已要求各部門節省開支及減員,凍結部分聯邦支出和關閉個別機構。其影響廣泛引致人心惶惶,相當於嚴重的財政收縮政策。這同時還打亂了人們對管治的信心和引發內部對抗,相當於貨幣緊縮政策。
挑起貿易戰 打擊美出口
(四)經貿戰全面鋪開。特朗普不單對中國加強壁壘遏制,還挑起了與其他多國包括盟友的貿易戰,形同向全球宣戰。多國亦已作出強硬回應,經貿的世界大戰戰雲密布。關稅已變成特朗普的稅收來源之一,故不能低估他對此的重視。但這將打擊美國出口,並相當於向美國人民收取消費稅,對基層打擊尤大。
(五)醞釀中的重招。據美媒透露,特朗普的謀士還在探討一項名為「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的策略,具體內容還未知曉,基本目標是要美元保持低息並相對其他貨幣貶值,卻又要保持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並吸引製造業投資。可用辦法包括將國債變換成100年期的不可交易世紀債;要求某些國家持有美債;但對於持有大額美債的國家則要求出售部分以推高本幣,為此或收取持有費。還可將美國實物資產如黃金及土地等用作抵押套現。這看來有點像上世紀80年代的「廣場協議」,但手段卻厲害得多。
因此,特朗普正將美國及世界帶入前所未見境地,投資者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