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界支持﹕穩定營商信心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香港政商界支持信保局推出的新支援措施,認為可助減輕美國關稅對本地企業的影響,穩定營商信心。他們譴責美國濫用關稅政策嚴重損害香港出口貿易,呼籲當局推出更多措施,穩定資金鏈,助企業應對全球供應鏈不穩的挑戰。同時,香港應善用「一國兩制」及自由港優勢,深化國際合作。
籲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
經民聯認為,信保局新措施可減輕美國關稅行為對企業的衝擊,助力企業更積極開拓新市場,穩定香港的營商信心。當前關稅戰的不明朗因素持續加劇,本港對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陷於停滯,企業資金流正面臨極大挑戰。經民聯呼籲政府將原定於今年11月屆滿的「還息不還本」安排延長12個月,認為此舉將有助企業維持運作所需的資金周轉,助其渡過難關。
自由黨指出,美國濫用「對等關稅」政策,對香港產品徵收關稅高達五成四,不僅嚴重損害全球貿易規則,更破壞多邊貿易體制及全球化進程。信保局推出的三項措施將為本地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注入強大力量,幫助企業加速進軍東盟、中東及「一帶一路」國家。該黨期望政府未來繼續提供更多適切支援,助力企業應對挑戰。
立法會議員黃英豪預計美國挑起的關稅戰或將持續,作為全球第七大轉口港,香港受到波及,轉口貿易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面臨挑戰。然而,憑藉「一國兩制」優勢及獨立關稅區地位,特區政府宣布繼續維持自由港地位不變,不對美國商品增加關稅,令香港成為免稅天堂,吸引全球商品交易和旅客消費,為零售及多行業帶來復甦動力。同時,香港亦可借機拓展「全球南方國家」市場,深化與東盟及中東合作,並整合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依靠內地龐大市場提升抗風險能力。
立法會議員陳祖恒相信,新措施有助業界站穩陣腳及加快開拓新興市場。他說,有不少業界表示,希望政府為開拓內地、中東等「一帶一路」市場,提供更多相應的支援措施。他期望政府繼續透過不同板斧,穩着企業的資金鏈及現金流,不要「落雨收遮」。隨着中央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白皮書,他表示,業界會因應國家和特區政府就關稅戰的應對措施,作出配合和相應調整,更團結、更齊心。
立法會議員吳永嘉指出,美國聲稱要將中國產品進口關稅提升至125%,這一舉措一旦實施,美國若仍要進口中國或香港貨物,美國民眾恐怕難以承受其價格。吳永嘉舉例說明,美國進口商曾期望香港製造商分擔部分關稅,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製造業利潤通常僅在3%至5%,幾乎沒有可供商討的降價空間,製造商難以在如此微薄的利潤基礎上再承擔關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