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五招防傀儡戶口洗黑錢

  銀行擬互換可疑交易資訊 主動識別不法分子轉賬

  鑒於犯罪集團以金錢誘使他人售賣或借出戶口,甚至招募境外人士來港開戶,利用傀儡戶口接收騙款及洗黑錢。香港金融管理局、警務處及銀行業界將推出五項重點措施應對,包括考慮修訂《銀行業條例》,方便銀行之間分享可疑交易資訊,合力堵截,如條例草案於今個立法年度通過,將爭取今年底前推行。另會更廣泛使用防騙視伏器數據,及加強切勿租、借、賣戶口的公眾教育等。香港銀行公會已成立專責防騙工作教育小組,積極參與金管局和警方籌辦的活動。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法規及打擊清洗黑錢)陳景宏昨日表示,《銀行業條例》修例草案已於上月28日刊登憲報,本月2日提交立法會審議,草案建議設有兩種機制讓銀行分享資訊:第一,個別銀行之間的要求或回應機制,當銀行發現客戶疑是不法分子,或者有潛在受害人轉賬予不法分子時,可要求「下手」銀行分享收款戶口資料,協助該銀行評估相關客戶是否不法分子,或是否面對詐騙風險;第二個機制是銀行自發性作出披露,通常是銀行相信有關戶口為傀儡戶口,向警方作可疑交易報告前,提早通知其他銀行有關戶口存在一定問題。銀行若披露或使用資料是為偵測和防止受禁行為,將不受法例及合約保密要求所限。

  廣泛開放防騙視伏器數據

  陳景宏指出,第二項重點措施是廣泛使用防騙視伏器數據,以提早識別傀儡戶口網絡。警務處與金管局將開放更多防騙視伏器數據予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SVF)營辦商,包括銀行賬號、電話號碼和電郵地址等。

  第三項重點措施是分享銀行保障客戶和偵測傀儡戶口網絡的良好做法。金管局已於昨日向銀行發出新通告,相關內容來自金管局與業界和警務處的交流,以及金管局的持續監管工作,提高銀行業保障客戶免受詐騙侵害和打擊傀儡戶口網絡的能力;第四項為金管局會於今年專題審查檢視措施的情況及成效。

  最後一個重點措施,是進一步加強切勿「租、借、賣」戶口的宣傳及公眾教育,透過不同渠道提醒公眾切勿借賣戶口,金管局本月聯同警務處推出一系列講座和社區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