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公會:關稅戰無阻企業來港上市
【大公報訊】近日的關稅大戰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震。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昨日接受訪問時表示,貿易戰影響市場資金部署,短期為金融市場帶來波動,具體影響則視乎相關政策後續發展及落實情況,對會計行業是有危有機。美國關稅影響企業營運及銷售,現時客戶或會視乎經濟發展再作投資,此將影響業界服務需求。
續幫助中企出海
歐振興指出,會計界在幫助中資企業出海方面可發揮作用,包括就稅務問題及企業架構等提供意見。但他強調,因應營商決定或有變化,過程中涉及的盡職調查、對關稅相關的稅務諮詢、企業重組等需求會有所增加,當中會計師可以提供相關的專業意見。
至於關稅戰對於赴港上市企業的影響,歐振興分析,若企業進行全球化布局,相關影響或比想像中小,加之內地很大機會出台更多支持政策。而內地政策重點支持民企,拓內需、科技,以及「一帶一路」及東盟國家市場。他認為,有IPO計劃的公司仍會繼續推動上市進程,除非有關公司本身業務與美國相關。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年初對港股IPO規模預計為1000至1600億元,歐振興直言,關稅政策幾乎日日變動,目前要調整預期言之尚早,全年香港集資市場表現仍需觀察。他建議,香港可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例如將交收時間由「T+2」縮短為「T+1」,以及改善每手股數等,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香港會計師公會昨日同時宣布,未來一年將從四方面為業界建立互信、培育人才,推動發展和引領變革。一是促進可持續發展,當中包括在年內發布可持續核證及道德指引、開辦可持續發展證書課程、支援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落地和倡導會計師價值。
二是吸納及培育人才,包括持續提升會計專業資格課程(QP)、支援業界招聘人才。
三是提升國際影響力。公會今年將繼續拓展全球網絡,同時公會理事會將於5月底訪京,拜訪國家財政部、國資委、中國證監會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等多個單位。另今年推出的「出海名單」已涵蓋近80家本港會計師事務所,公會網頁亦陸續連載「出海」的成功案例。名單於年內將進一步擴展,讓業界可進一步把握為內地企業開拓海外業務的機遇。
最後公會將繼續推動行業數碼轉型,包括舉辦講座及培訓,以及助中小型執業所及中小企制訂「數碼化路線圖」,為其數碼化進程提供更具體的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