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應對美貿戰 大陸的有力與台當局的無招\朱穗怡

  民進黨賴清德當局對於被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徵32%關稅束手無策,還搭上了台積電千億美元的投資,島內的批評聲浪此起彼伏。相較之下,台灣輿論對於大陸方面強力反制美方的不合理關稅頗為讚賞和欽佩。

  在特朗普掀起關稅戰隔天,中國大陸「11箭齊發」,接連發布多項對美反制措施,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等,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另將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起訴美國。

  大陸方面的反制措施迅速、精準、有力、多樣,受到台灣社會高度評價。島內「婦聯會」主委雷倩在政論節目上表示,中國大陸有可替代市場、可替代來源,還有內外雙循環的大市場,不僅讓自身變得彈性很大,也更可能成為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避風港,將會變成「美國以外的世界的重組」。

  前「立委」郭正亮也指出,「大陸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招就掐到美國脖子。短期內,美國若找不到解決辦法,以前承諾的那麼多的戰機等訂單怎麼辦?尤其是F-35戰機。」

  大陸是全球最大的中重稀土生產國。長期以來,美國在中重稀土供應上依賴大陸。大陸管制稀土出口相關措施將對美國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因為這些稀土用於光學激光器、雷達設備、風力渦輪機的高功率磁鐵、噴氣發動機塗層、通信和其他先進技術,是科技、軍事領域必不可少的原料。

  在特朗普關稅名單上,大陸率先做出反制,且態度堅定、充滿自信;美國政府8日宣布再對華加徵50%關稅後,大陸又立刻強力反制。這與民進黨當局卑躬曲膝、搖尾乞憐的媚態形成了鮮明對比。大陸方面能有如此底氣和魄力,一方面是因為經過40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為應對和解決各種危機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前一任期就已向中方發起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對此已做好充分準備。經過這八年中美貿易摩擦,中方對美國商品進口需求已經歷重構。以大豆為例,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前,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佔中國進口總量34%,但近年巴西等南美國家正在成為中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同時,中國國產大豆也持續增加產量,減少對進口的信賴。此外,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相互促進,也讓中國企業有了更多元的市場選擇,有利於企業應對美國關稅戰的衝擊。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不論美國耍什麼招數,中方都不會屈服,將按照自己的步伐繼續前進。這種強大的定力和能力,也再次讓台灣社會看到大陸的實力,令台灣民眾對無能、無情的民進黨當局更加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