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斥美國加徵關稅毫無理據 開拓新市場 減輸美比重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對於美國向香港產品進一步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多位商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對美國所作所為表達強烈不滿,形容此舉為「大石砸死蟹」,美國加徵關稅毫無理據,違反貿易邏輯,呼籲政府捍衛香港權益,通過世貿機制維護公平貿易。

  行政會議成員、商界(一)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形容美國現時的做法是「大石砸死蟹」,港商非常憤怒。現時不少企業面對貨品出不到,即使製造完成但都收不到錢,大大影響現金流,與美國做生意的商家是真正步入寒冬。

  立法會進出口界議員黃英豪指出,美國徵加關稅估計對香港轉口生意影響最大。有廠商正考慮收縮業務,他認為香港應維持零關稅政策,扮演避風港。香港貿易商難以大幅減價,最終成本都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香港很多中小企的廠房主要集中在東南亞,美國此次對越南、柬埔寨、老撾等國家,分別徵收46%、49%、48%的關稅。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主席劉達邦形容,轉往東南亞設廠的港商對關稅「避無可避」,料很多廠商難以支撐。

  業界要創新求變 轉型升級

  香港付貨人協會主席林宣武說面對關稅戰,特區政府已盡力協助企業,但中小企即時面對很多問題,可能會要求出口商一起分擔新增稅款,或將新訂單暫時叫停生產,但這個做法不知要「拖幾耐」,面對非常大的壓力。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指出,美國進口商將成本轉嫁消費者,價格上升勢必影響生意,本地廠商只有三個方法:布局供應鏈、調整價格、開拓新市場,第二條路走不通,貿易戰多年來,廠商利潤已打到很低,因此開拓新興市場很重要,將輸出美國的比重進一步減低。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表示,不只是廠商,進口商也反應不過來,比如有些電子產品在內地製造,出口商品後,當地進口商被逼要給關稅,這是沒得選擇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產品質量過關、技術過關,「因為買家也沒有太多選擇,無論是在哪裏都一樣很高關稅。」

  莊子雄認為,企業要擴大朋友圈,全球南方尤其是東盟、「一帶一路」國家值得合作,工總最新調查顯示香港廠商生意56%是內銷,44%是出口,因此內地是很大的市場,業界最重要做好自己,轉型升級,積極尋找不同買家。

  團結一致向霸凌說不

  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支持特區政府以強硬態度回應美國無理加徵關稅的行為,特別是香港郵政亦宣布拒絕代收關稅,相信社會人士亦會支持有關的做法。他呼籲各國應該團結一致,與中央政府以及特區政府連成一線,共同向美國的霸權行為說不,必定會獲得廣大世界人民的全力支持。

  香港建造商會昨日發聲明支持特區政府的立場,反對美國行為,不但違反國際貿易規則,也損害香港作為自由營商環境。商會表示,作為自由港,香港始終支持和奉行自由貿易,美國以所謂「對等關稅」的名義對香港產品加徵關稅,毫無理據,完全違反基本的貿易邏輯。

  香港建造商會指,面對當前挑戰,將與業界緊密合作,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包括多元化供應來源、優化物流安排及加強與其他貿易夥伴合作,減輕對行業的長遠影響。會方亦呼籲政府繼續堅定捍衛香港合法權益,並通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維護公平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