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門日語/絕地兩難\簡嘉明
兩難問題,從來棘手。所謂兩難,指面前只有兩種選擇,必須二選其一,可是兩個選擇都各有其弊。普羅大眾容易理解的經典兩難題莫過於人妻問:「假如我和你的媽媽同時掉進海中,你會先救誰?」正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為人夫者真是情願落在水中的是自己。
假設的兩難,即使拒絕回答,轉身離開,也沒什麼大不了。如果沒有退路,必須要選,否則只有死,那就不是兒戲,而是內心的掙扎與交戰。二○二四年Netflix全球發行的電影《絕地盟約》,講述一九七二年烏拉圭空軍571號班機空難事件。也許人們從沒聽過該慘劇的名稱和經過,但若談到「一群人流落絕境」,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類似的兩難描述。
一架主要載着大學欖球隊及其親屬的包機由於偏離航道,墜落安第斯山脈,四十五名機組人員及乘客,有十二人即時身亡。其餘三十多人醒後只見眼前的飛機殘骸、四散的行李及白茫茫的雪山,既看不見盡頭,也看不到有人前來救援。生還者受傷、生病、面對意外的驚嚇與喪親的悲痛,仍抵着嚴寒和雪崩捱下去。即使大難不死,還要面對是否離開現場的兩難:逗留,暫時苟延殘喘,但恍如等死;離開,要前行到智利的邊境,也隨時有喪命的可能。
現實中的那場空難,經過兩個半月,竟有十四人獲救。倖存者如何在絕境中生還,經歷了哪些掙扎,最終怎樣憑信念得救,電影根據生還者的著作,將過程精彩具體地呈現於觀眾眼前。若觀眾能代入角色,以倖存者的角度欣賞作品,自能體會落入兩難困局的慘況,反思生存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