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數字生態銀行 推「郵智」大模型

  圖: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走訪企業。
  圖:郵儲銀行工作人員走訪企業。

  「去年郵儲銀行全面加大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自助設備雲櫃的覆蓋率100%,遠程審核替代率91%,集中授權機器人日均處理業務25萬筆。」劉建軍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在築牢發展根基的同時,郵儲銀行也不斷探索技術創新應用等關鍵點著手,全面提升銀行的數字化運營水平。

  早在2019年,郵儲銀行就決定每年將3%左右的營收投入到信息科技領域。截至2024年末,郵儲銀行信息科技投入達122.96億元,同比增長9.03%,占營收比重3.53%。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牛新莊進一步介紹說,郵儲銀行將數字金融納入中長期戰略核心,加快構建「大數據+大算力+大模型」核心競爭力。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數字員工等硬核科技的加持,向「數字生態銀行」轉型。

  「這幾年,我們金融科技投入逐年增長,數字金融隊伍建起來了、能力也提升了,自主可控能力和信心都得到了極大增強。」牛新莊說,郵儲銀行還在構築算力新優勢,推動千卡算力集群建設,完成國產異構智能算力雲資源池投產,具備支持千億級參數規模大模型訓練的能力,為智能服務提供超強算力支撐。

  AI大模型業務場景落地

  在DeepSeek春節假期爆火出圈之後,作為一家具有「敏銳嗅覺」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已率先佈局AI大模型。去年,首次發佈自主可控的「郵智」大模型,打造「算力、算法、數據、場景」四位一體安全可信的大模型服務體系,並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私有化國產硬件適配部署及性能調優,並以池化的方式應用到行內「郵智」大模型多個業務場景中,進一步提升內外服務質效。

  據牛新莊介紹,該AI大模型已經對該行內部業務、對外客戶服務的多個業務場景落地。其中,內部的營銷、運營、風控、辦公等環節,日均受理咨詢超3000次,業務辦理時長縮短約20%,極大提升了內部協同辦公和運營的效率;信貸報告AI助手重塑信貸報告撰寫流程,貸前盡職調查報告生成率40%以上;貨幣市場和票據市場上線大模型交易機器人,貨幣市場交易的單筆詢價交易平均耗時僅22秒,比以前人工詢價的時間縮短約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