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沒有贏家 對話合作是出路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闡明中方對相關問題的政策立場。
白皮書表示,中方始終認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美可以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通話指明的方向,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大公報記者 朱燁、凱雷北京報道
商務部駁美「吃虧」謬論:中國服貿最大逆差源自美國
白皮書指出,美方近期先後發布「美國第一」貿易、投資政策備忘錄和「美國第一」貿易政策報告執行摘要,對中國產品全面加徵額外關稅,包括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中國加徵關稅、徵收「對等關稅」並進一步加徵50%關稅,還針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提出徵收港口費等301調查限制措施。這些以關稅等為威脅、要挾的限制措施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典型的單邊主義、霸凌主義本質,既違背市場經濟規律,更與多邊主義背道而馳,將對中美經貿關係產生嚴重影響。中方已根據國際法基本原則和法律法規,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白皮書稱,中美可以通過平等對話、互利合作解決經貿分歧。中方始終認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作為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的兩個大國,中美雙方在經貿合作中出現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關鍵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通過對話協商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
對於美方認為巨額貿易逆差讓美國「吃虧」。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就白皮書答記者問時表示,中美貨物貿易差額既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也是由兩國比較優勢和國際分工格局決定的。中國並不刻意追求順差,事實上,中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已從2007年的9.9%降至2024年的2.2%。
同時,客觀認識和評價中美雙邊貿易是否平衡,不能只看貨物貿易差額。負責人表示,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佔有顯著優勢。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逆差來源地,逆差規模總體呈現擴大趨勢,2023年為265.7億美元,佔美國服務貿易順差總額的9.5%左右。綜合考慮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本國企業在對方國家分支機構的本地銷售額三項因素,中美雙方經貿往來獲益大致平衡。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中美經貿白皮書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往往是在中美貿易出現矛盾時,充斥各種雜音的時刻。中方此次發布白皮書,就是表明我們的態度,以正視聽。面對着各種困難挑戰,中方的主張很明確,是通過磋商共同尋找到解決方案,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