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美做法瘋狂 需加快拓新興市場

  【大公報訊】面對美國對中國大幅加徵關稅,香港商會人士形容,相關做法十分「瘋狂」,但因特朗普很早已聲言要對中國加關稅,不少美國買家已提早採購,料普遍有數月庫存,暫時對出口商影響有限,惟美國關稅政策不斷變動,令客戶對新訂單討論幾乎停頓。他說,希望中美兩國能在兩、三個月內達成貿易協議,屆時客戶才有信心落新訂單,而目前一方面是密切關注最新消息,並設法開拓東盟及內銷等美國以外的市場。

  對美國市場意興闌珊

  至於美國最新將中國關稅大升至104%之影響,商會人士坦言,若關稅加到三成,幾乎已不用接訂單,何況加到一倍以上,根本令中國產品完全沒有競爭力。幸好,經過之前中美貿易戰後,不少廠家已在東盟等地建廠,既將產品出口歐美,同時亦銷往東盟各國。故此,儘管是次加關稅對廠家有一定影響,但相信影響仍是可控。當然,經過這次關稅事件後,愈來愈多港商對美國市場感到意興闌珊,料將縮減美國訂單,轉做內地、東盟及南美洲等有利可圖的市場。

  商會人士指出,現時美國關稅措施轉變得很快,必須密切關注相關部門的最新資訊,方能有效減少關稅支出。以早前美國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10%對等關稅為例,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表示,若在美東時間周六凌晨零時零一分前裝船或裝機,並為運往美國的貨物提供51天的寬限期,這些貨物需要在美東時間5月27日凌晨零時零一分前抵達,以避免10%的關稅。但他指,很多港商沒有詳細了解CBP公布,以致錯失了一些寬限期。

  另外,美國政府亦公布了一份長達22頁、多達千多種產品的關稅豁免清單,包括原油、石油產品和其他能源進口、藥品、鈾、鈦、木材、半導體和銅。因此,若港商的產品在名單內,則能減少很多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