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端發力均衡發展 淨息差1.87%領跑同業 郵儲銀行營收利潤雙雙正增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HK:1658)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日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過去一年,郵儲銀行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實現營收、利潤雙增,淨息差1.87%繼續領跑國有大行。其新任董事長鄭國雨首次亮相業績發佈會並表示,郵儲銀行擁有廣泛的觸達渠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已形成資本損耗低、資金成本低、信用成本低的優勢,再加上資本和代理費「一增一降」,將進一步增強郵儲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抵禦風險和盈利的能力。
今年是郵儲銀行成立十八週年。「十八歲的郵儲,朝氣蓬勃,前景可期。」鄭國雨表示,要持續深耕「三農」金融、普惠金融和個人金融,將傳統優勢領域鍛造成為穩固長板,做服務鄉村振興主力軍、普惠金融標桿行、個人金融首選行。
多項指標領跑同業
在2024年內外部複雜經濟發展環境的大背景下,郵儲銀行依然交出了一份「質量、規模、效益」均衡發展的範式答卷。盈利能力方面,郵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91.3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81%;其中,利息淨收入2861.23億元,同比增長1.53%;淨息差1.87%,保持行業較優水平;非息收入630.10億元,同比增長3.11%。實現歸母淨利潤864.79億元,同比增長0.24%。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0.90%,繼續保持行業優秀水平。
依靠遍佈全國的網點優勢,郵儲銀行零售長板持續鞏固。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在業績會上介紹,截至2024年末,個人存款13.6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3萬億元;個人貸款4.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0.30萬億元;管理個人客戶資產(AUM)規模達到16.69萬億元,富嘉、鼎福客戶分別增長17.60%、26.91%,消費貸款增長超1,300億元,其中房貸增量居國有大行第1位。
業務結構更加穩健均衡
公司金融業務方面,郵儲銀行致力於讓新賽道成為新增長極。2024年,公司客戶達180.41萬戶,年新增33.90萬戶,總量較上年末增長13.21%;持續完善科技金融專業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服務客戶數較上年末增長超過30%,融資餘額較上年末增長超過40%。「今年要實現公司業務的穩健趕超,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城市業務加大服務創新。」劉建軍說。
2024年是郵儲銀行步入資本市場的第九年。「上市以來累計為股東分紅超1,600億元,以良好業績為股東創造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鄭國雨在年報致辭中表示。數據顯示,郵儲銀行擬派發2024年度末期現金股利,每10股普通股派發1.139元(含稅,下同),總額約為112.94億元。加上2024年度已派發的中期現金股利,全年現金股利為每10股派發2.616元,總額約為259.41億元。
資本充足率將提升1.5%
在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還就市場關切一一進行了回應。針對核心一級資本長期處於「緊平衡」的問題,鄭國雨指出,國家已將郵儲銀行納入特別國債首批注資銀行名單,通過財政部及戰略股東注資1300億元。「此次增資預計將使郵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1.5個百分點,進一步增強其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他還透露,郵儲銀行正加快推進高級法落地。「國家注資」和未來「高級法應用」,將突破郵儲銀行的資本瓶頸,充分激活郵儲銀行資金和客戶的優勢。
展望2025年,鄭國雨提到,「自營+代理」是郵儲銀行獨特的優勢,要做好自營與代理的協同、銀行與郵政的協同以及銀行內部的協同。深入挖潛4萬個網點的價值,建強平台、建優生態、郵銀一體化發展,做大增量、做優存量。同時,在「三農」、普惠、零售、科創等方面鞏固特色化優勢。此外,綜合化是商業銀行穿越週期的有效路徑,要加快鍛造這塊「新板」,滿足客戶多元化、多層次、全週期金融需求。
一如行長劉建軍在年報中所言,沖寒已覺東風暖,越嶺方知闊野寬。2025年,郵儲銀行將走好腳下路,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堅定走「長期主義」道路,將「值得信賴的好銀行」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