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資產長期價值坐標 突破關稅戰桎梏
成亞曼 中國銀河國際研究部負責人、首席宏觀策略師 中國銀河證券新發展研究院國際經濟中心執行負責人
美國宣布的「對等關稅」範圍和幅度遠超市場預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陷入大幅波動。儘管美國關稅政策會抑制雙邊貿易,干擾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正常運轉,短期內對中國出口構成一定壓力,加大市場波動態勢,但穿越政策不確定性的迷霧,隨着市場逐步消化關稅政策,中國憑藉廣闊的戰略縱深和充足的政策儲備,有條件將來自外部的不確定性轉化為經濟結構調整的動力,以自身的經濟韌性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穩定性。憑藉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當中取得的領先地位,以及持續加強股東回報的發展趨勢,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也將進一步凸顯。在此過程中,香港致力建設「全球產業合作高地」和「亞太高回報資產定價中心」的新定位,將成為其傳統優勢之上的新亮點。
中國經濟的韌性為中國資產提供強大後盾。依託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最大的內需市場,中國經濟韌性有望在本輪全球波動中持續發揮優勢,為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重構注入穩定性力量。一方面,中國製造業規模連續14年位居世界首位,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約30%,全產業鏈整合能力以及全球化戰略布局能夠使中國製造業在面臨外部風險時展現出強大的抵禦能力;不僅體現在對短期衝擊的緩衝能力,更在於能夠通過結構性調整推動長期競爭力升級。另一方面,中國是世界上中產階級人數最多的國家,中產階級憑藉相對穩定和較高的收入水平成為消費市場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能夠持續為經濟提供較強的內生增長動力,同時推動經濟向消費驅動型增長轉型,減少對外部需求的依賴。
經濟韌性為市場穩定發展護航
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先機。自2018年特朗普對中國全面發動貿易戰,並對中國科技企業實施針對性打壓後,中國進一步重視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在諸多「卡脖子」技術問題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在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的出現打破美國長期壟斷格局。面對美國嚴苛的半導體制裁,DeepSeek通過架構設計和算法優化,以更低的成本達到相近的性能,成功開闢出了「有限算力」下的效率提升賽道,實現了性能與效率的「雙贏」。此外,中國在數據、算力、算法三要素已可以實現高水平循環。強大的製造業實力使中國在機器人、自動駕駛、無人機等諸多AI應用端領域形成領先優勢。場景應用積累的數據又能進一步反哺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形成「幹中學」的正反饋效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期間,中國提交了超過3.8萬項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是同期美國提交申請數量(6,276項)的六倍。
中國具有巨大的儲備政策空間。在今年年初政策較為積極的基礎上,中國亦留有「後手」應對可能出現的外部衝擊。除了對應的反制措施外,內需政策加碼亦將是應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主要對沖手段。面對特朗普政府大幅加徵關稅,中國加碼穩增長政策的概率進一步提高。考慮到年初財政狹義赤字率已經大幅提升,實際上也已經部分提前對沖了外需衝擊,未來財政政策可能進一步加碼內需對沖出口的拖累。目前已宣布尚未完全落地的逆周期政策包括育兒補貼、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等將加速落地,未來的儲備工具還包括「兩新」「兩重」擴圍擴容、服務消費補貼、加大商品房收儲力度等。「東穩西落」的視角下,中國貨幣政策寬鬆預期也將打開,全面降準降息或在二季度到來,針對美國新一輪加徵關稅,央行也有可能創設穩外貿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全球市場雖在恐慌情緒中出現大幅波動,但整體來看,中國資產在本輪全球性危機中具有獨特優勢。中國資本市場價值重估趨勢將仍然顯著,估值具備中長期吸引力。加上中國版「平準基金」橫空出世,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決心已經非常明確。中央匯金、中國誠通、中國國新三大央企集體宣布出手增持中國股票資產,明確釋放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積極信號,既彰顯國有資本對中國市場中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也為市場短期波動注入「穩定器」動能。
政策扶持提升香港吸引力
香港資本市場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與戰略地位。香港充分發揮內地強大的產業基礎與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並憑藉高度國際化優勢與營商環境優勢,在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中起到引領作用。香港保持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香港重返亞洲第一、全球前三的位置。香港資本市場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載體,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承擔重要角色,正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持續驅動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逐漸打造「全球產業合作高地」,並不斷推動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良性互動、互為補充、協同成長。
中央政策支持與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為香港資本市場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增強全球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信心。第一,中國內地經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位居前列,總體回升向好,吸引了更多全球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為香港資本市場穩步發展注入動能。第二,中央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內地在科技創新的突破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湧現出一批高科技領域的優質企業赴港上市。第三,中央密集推出惠港政策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均提出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新「國九條」明確要拓展優化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機制、拓寬企業境外上市融資渠道。跨境理財通2.0、中國證監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等,提振了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動能。其中,消費、科技、新能源等板塊的投資更受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股東回報吸引耐心資本
香港資本市場正展現出科技股帶動與高股東回報兩大核心優勢。一方面,DeepSeek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突破顯示出中國科技在當前體制下具有強大的創新和發展潛力。在美國加關稅這種人為製造的市場波動發生之前,今年以來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曾超過三成,表現排在全球大類資產最前端,進入技術性牛市,其背後是對於科技前景的看好和企業長期盈利的信心。不少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的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看多中國股市,建議投資者做多中國。
另一方面,二級市場股東回報在加速提升,這是港股吸引全球投資者、特別是長線投資者的另一項核心優勢。近三年來港股提供給股東的綜合回報(分紅+回購)達到了4%到5%之間,在亞太地區是最高的,也超過了美股的3%。股東回報吸引耐心資本,香港資本市場正在打造「高回報資產定價中心」的金字招牌。
面對動盪的國際環境,中國自身經濟的韌性能夠為中國資本市場提供抵禦風險的「護城河」。在此基礎上,香港特區資本市場也將憑藉自身獨特優勢與政策支持,持續釋放潛力。在中國科技實力突破以及二級市場股東回報加速提升的關鍵節點,進一步夯實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充分利用金融市場支持創科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融資需求,壯大耐心資本。香港有能力在3年內建成比肩紐約的亞太高回報資產定價中心,讓國際資本在這裏「拿得到真金白銀,看得見長期回報」。這是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引發的眾多不確定性當中,能夠識別和把握的趨勢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