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援隊乘運-20飛機抵京 「用專業與血汗書寫了中國擔當」

●中國國際救援隊圓滿完成任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中國國際救援隊圓滿完成任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赴緬甸開展地震救援的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圓滿完成當地的國際救援任務,昨日乘坐4架中國空軍運-20飛機飛抵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據悉,這是近年來中國出動人數最多、速度最快的一次國際救援。在緬甸救援期間,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和10支社會應急力量,先後成功營救出包括一名孕婦在內的9名倖存者,搜尋到59具遇難者遺體,搜索排查28.7萬平方米的房屋建築和重要基礎設施,開展受災群眾義診2,000餘人次。

  國家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徐加愛,以及專程飛往北京接機的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和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出席北京的迎接儀式。

  王祥喜代表應急管理部,向參加緬甸地震救援的所有中國救援人員致以誠摯慰問和崇高敬意。他指出,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跨越山海、盡銳出戰;10支社會應急力量主動請纓、迅速馳援;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繼土耳其地震救援後,再次與內地救援隊伍在同一面國旗下開展國際救援行動。

  王祥喜表示,在過去12天時間裏,中國救援隊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爭分奪秒,不分晝夜、克服困難、科學施救,用專業與汗水書寫了中國擔當,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溫度,得到了緬甸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肯定,向全世界展示了「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新時代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希望各救援隊伍以此次國際救援為新的起點,繼續弘揚優良作風、磨礪戰鬥意志、苦練救援本領,為服務國家外交大局、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出更大貢獻。

  義診累計接診逾2000人次

  單是本月3日至5日,中國救援隊伍針對當地災後缺醫少藥的困境,在曼德勒城區多地開展義診,累計接診超過2,000人次,捐贈並發放大量藥品。中國救援隊的抗震工程專家為當地醫院、居民住房、市政設施等872棟各類結構房屋建築開展評估,並給出修復加固建議。緬甸紅十字會主席苗紐之前曾高度讚揚來自中國的救援力量:「中方救援隊支援緬甸抗震救災給我們帶來了極大鼓舞。我們衷心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

  緬甸駐華大使丁貌瑞、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劉俊峰亦前往迎接。外交部、應急管理部、國務院港澳辦、中國民航局、國家消防救援局、中國地震局等單位負責人和軍隊有關單位領導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