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視貿易逆差為「剝削」 經濟學家斥愚蠢沒意義
香港文匯報訊 《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決定對一些最大貿易夥伴徵收高額關稅,揚言可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但許多經濟學家稱,這並非衡量貿易關係的正確指標,批評特朗普的做法愚蠢。
報道稱,特朗普一直將貿易逆差視為美國被其他國家「剝削」的證據,但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具有明顯缺陷,因雙邊貿易逆差的出現存在許多原因。哈佛大學研究全球化的經濟學家羅德里克談到特朗普對雙邊貿易逆差的關注時表示,「這完全是愚蠢的,沒有任何意義。」
只根據貨物首先到達地區計算
幾乎所有經濟學家均表示,關注國家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可能會產生極大的誤導。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去年美國與全球116個國家出現雙邊貿易順差,通常這些貿易關係只是順應貿易流動,並不代表一個國家的整體貿易行為。 《The Overshoot》雜誌經濟專欄作家克萊恩指出,美國與荷蘭和新加坡擁有巨額貿易順差,然而這並非因荷蘭和新加坡民眾比其他國家民眾消費更多美國產品,而是因這些國家擁有進口美國商品的主要港口,荷蘭在其港口卸下美國貨物並將其運往歐洲各地,新加坡則為亞洲做類似事情,但貿易逆差是根據貨物首先到達的國家而非最終目的地來計算。
經濟學家也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加區分地針對所有對外貿易,而不考慮這些商品對美國的戰略意義,甚至不考慮美國是否真的能生產這些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