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傑案改編微電影首播 廣傳護國安信息

●座談會播放了微電影《暫借的榮耀》。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座談會播放了微電影《暫借的榮耀》。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更生者阿欣(左)在分享環節末段擁抱欣母(左二)。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更生者阿欣(左)在分享環節末段擁抱欣母(左二)。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恬恬)懲教署昨日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辦國安教育青少年座談會,並首映該署製作的國安教育微電影《暫借的榮耀》,故事改編自首名因觸犯香港國安法被判入獄的唐英傑。現場還有兩位更生者親身與學生座談,解答學生疑問,講述自己的更生經歷、心路歷程。座談會上還播放另外一套國安微電影《未嘗的愛》預告片。該兩套微電影將於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載至懲教署和教育局各官方媒體平台,希望通過微電影提升市民慎思明辨的能力和守法意識,將維護國家安全信息傳遞予更多學生及社會大眾。

  國安教育微電影《暫借的榮耀》講述一名青年在朋友影響下,聲言要「時勢造英雄」,其後在遊行示威期間,駕駛着寫有煽動口號旗幟的電單車衝越警方防線,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判入獄9年。

  短暫「榮耀感」 換來9年監禁

  隨後,真實案件主角唐英傑透過影片表明自己是微電影故事原型,也是首個因觸犯香港國安法而被判入獄的人。他憶述,在2019年「黑暴」事件期間,在網上見到很多虛假和偏激的資訊,令他對政府很不滿意,也對國家產生很多誤解,所以他決定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來表達不滿。

  2020年7月1日香港國安法實施當天,唐英傑在灣仔駕駛插有煽動口號旗幟的電單車,衝向警方防線被捕,被判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監禁9年。唐英傑在影片中表示,被判刑後感到很後悔,又承認自己愚昧,「為咗一剎那短暫嘅『榮耀感』,換嚟足足9年監禁。」

  已經悔過自新 成為一名升旗手

  最令他感到憤怒的是,當日慫恿他做這件事的人已經逃之夭夭,是「叫人衝,自己縮」,最終令他失去自由,也失去與朋友和家人相處的時光。他在影片最後表示,自己已經悔過自新,還成為一名升旗手,並創作了一首歌來表達自己對國家的悔意和敬愛,希望透過自己的雙手回饋國家和整個社會。

  在場不少學生看畢後接受主持提問時紛紛表示,「不能有僥倖心理、犯法會坐監」「做錯事坐監不值得」「連累身邊人、讓家人擔心」。

  在座談環節,懲教署邀請兩名更生者現身分享,其中一名青年阿權(化名)憶述,案發時自己中六,在2019年理大事件中涉嫌暴動罪被捕,最終被判入教導所。

  當時,他透過社交平台認識網友,見到「人做我又做」 而犯案,現已感到十分後悔。目前,阿權已入職一間公司成為一名機電技術員,未來夢想是成為一名工程師。

  另一名少女阿欣(化名)於2021年因設街站被捕,同樣被判入教導所。她憶述,自己當時年紀尚小,不懂得分辨對錯,受到社會氛圍影響,「傻更更就出咗去」,沒想過後果如此嚴重,以為只是派宣傳單張,以為沒有實質傷害別人或攻擊他人就沒事,後來發現原來語言文字的破壞力也很強。

  阿欣的母親也到場分享,表示女兒被捕後一直感到沉重和難受,她感謝懲教署令女兒「企返起身」「冇放棄自己」。阿欣並送上自己親手製作的手工抱枕給母親,感謝家人的支持。兩位更生者最後寄語現場學生:「要好好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無論大小事都要與家人分享,家人是最強大的後盾」,「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要努力學習,知識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