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關稅霸凌】特朗普汽車關稅趕客 車企未增美產量奧迪等暫停出口 美大批進口車滯留 料數周內擠滿港口

●大批汽車停放在洛杉磯港口。 彭博社
●大批汽車停放在洛杉磯港口。 彭博社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上周開始針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關稅。《紐約時報》報道,部分汽車製造商非但未有決定增加在美國的產量,反而陸續關閉工廠、裁撤美國員工,考慮轉移生產線。數以千計汽車為免被徵收關稅,滯留在美國港口暫停裝運,如果關稅政策沒有變化,預計多個港口數周內就會被大量進口汽車擠滿。

  美國車企Stellantis在關稅措施生效後,關閉了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產工廠,解僱900名為工廠提供引擎和零部件的美國工人。德國福士汽車集團名下品牌奧迪(Audi),也暫停從歐洲向美國出口汽車。位於英國的車企積架越野路華表示,會暫停向美國出口豪華私家車。

  車企短期或專注生產貨車SUV

  全球汽車製造商從未在如此短時間內面臨高額關稅。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汽車行業團隊負責人拉羅卡估計,作為短期應對措施,車企會專注於生產更大、更沉重的SUV和貨車,這些汽車多數是在美國工廠組裝,利潤也較銷售普通私家車偏高。

  不會貿然斥巨資在美設廠

  拉羅卡等專家強調,除非車企確信關稅措施會永久實施,否則不會貿然斥巨資在美開設新廠。現時多數海外車企選擇停止向美國銷售特定車型,美國消費者可選項會愈來愈少,可選車型預計都會大幅加價,令消費者更難購車。

  德國不萊梅港是全球最大汽車港口之一,當地負責人估計關稅措施生效後,從不萊梅港往返美國的汽車運輸量會減半。

  一名物流專家披露,有車企要求物流上,如果一批汽車在關稅落地後抵美,務必要將其扣留在港口、不得推進清貨手續,避免被徵收關稅,亦有大量在加拿大生產、透過鐵路運輸進入美國的汽車,滯留在底特律入境口岸。

  一間德國車企的匿名高層表示,汽車供應鏈遍布全球,車企想要確定車輛每個零部件的來源地,過程極為困難且耗時,暫緩物流只是一項短期舉措,車企還未有作出長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