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智遊解長者吞嚥難 學童少訊創科賽奪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由香港警務處主辦、中銀香港全力支持的第四屆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4-25勝出隊伍結果早前出爐,其中4支得獎隊伍日前接受傳媒訪問,並介紹其作品及創作理念。
比賽旨在鼓勵中小學生綜合運用STEAM的知識、技能及創意思維,圍繞防騙防罪、人工智能(AI)、樂齡科技等主題構建創新可行的「智慧城市」方案,吸引超過1,700名來自近160間學校的學生參加,收到超過1,300份作品,分為初小、高小、初中及高中4個組別參賽。
高小組冠軍得主、啟基學校學生曹密菲和郭納衡,發現長者受吞嚥困難所困,於是以音樂節奏遊戲「太鼓之達人」為創作靈感,研發名為「好Tongue得」的智能遊戲,主要利用人工智能偵測長者的舌頭方向,讓長者跟隨節奏轉動舌頭,鍛煉舌部肌肉的力量和靈活性。
遊戲還設有語音命令功能,讓長者更易操作,並將健康訓練巧妙地融入娛樂,提升長者的進食安全及生活樂趣,展現科技改善生活的力量。
初中組冠軍得主、鳳溪第一中學學生歐沛妤、陳詩薇及蔡智龍介紹,樹木過度生長已成為一項安全隱患,遇上極端天氣時,過度生長的樹木坍塌會危害路面車輛和行人安全,而傳統人力監測成本高、效率低,因此他們研發了「綠化帶生長範圍監察裝置」。
初中生發明監察裝置處理樹木問題
該裝置安裝在路燈或監察到樹木的地方,並運用超聲波測試前方障礙物,以及樹木生長情況。倘若樹木生長距離到達一個臨界點,裝置會將數據傳送至雲端,以檢測樹木是否生長過長或出現異常,協助政府及相關部門短時間內處理有關問題。
3名得獎者均期望,未來能與巴士公司合作將裝置安裝在巴士內,因巴士路線覆蓋全港90%的道路,以便檢測全港各區的樹木數據。
高中組冠軍得主為聖公會李炳中學學生田思雨、楊慈及楊善。為解決電動輪椅的鉛酸電池無法帶上飛機的不便,研發了「最輕GPS行動電源推動助行器與電輪椅整合」。該裝置由充電寶推動,且設有GPS定位系統以防長者走失。若作助行器使用,只需揭起座椅並切換步行模式;若作電動輪椅使用,只需放下座椅及腳踏,坐好後切換輪椅模式。由於電動輪椅都是搖桿式設計,該裝置控制模式將會改為上述設計,方便長者操作。
今屆增設了傑出表現獎,其中一組得獎者香港航海學校學生雷浩陽、蘇奕豪、林尤熙、羅凱名及謝明軒,觀察到在墮海意外中,船隻因慣性滑行,難以把救生圈準確拋下至墮海者的位置,而傳統救生圈重量較重,拋擲距離有限,增加救援難度。受到指導老師方曉輝在車禍中協助救人而獲好市民獎啟發,4名學生認為「救人唔一定係專業人士先可以救」,因而設計一套結合無人機技術與自動充氣救生圈的高效空投救援系統,更期望系統未來能應用於本地渡輪及其他海上交通工具,提升海上安全。
頒獎典禮暨嘉年華將於本周六(12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警方首次開放嘉年華予公眾免費參加,除有AI及VR等攤位遊戲外,傑出表現獎的27個作品亦將於當天展示,參加者可與得獎學生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