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電動渡輪充電8小時夠全日運作
特區政府推動綠色運輸,斥資3.5億元全額資助渡輪營辦商建造四艘電動渡輪及相關配套設施。第一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已於去年12月底投入服務,率先在新渡輪航線試行,並於上月31日開始第二階段測試,循序漸進以額外航班形式或在非繁忙時段載客往來北角、紅磡及九龍城。
環保署昨安排傳媒登船參觀,首席環境保護主任蘇景隆介紹,「新明珠39」全長約35米,可載400名乘客,電動渡輪相比傳統渡輪具備多項優勢,包括零排放、低噪音、低震動等,有助改善空氣質素和提升乘客舒適度。「新明珠39」採用高效能磷酸鐵鋰電池及太陽能板供電,每晚充電8小時,便足夠全日航行運作。
蘇景隆稱,首階段試驗整體運作順暢,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組收集和分析電動渡輪在第二階段試驗期間的操作和運營數據,如進度理想,便會進入第三階段,調配至正常航班作進一步試驗。
另外,第二艘由富裕小輪營運的電動渡輪亦將到港,行駛尖東、西九龍、灣仔及中環,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首階段不載客試驗。第三艘電動渡輪的造船工作現正進行中。至於由天星小輪經營的第四艘電動渡輪,將透過公開招標,挑選合適的造船承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