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暢想】優化駕照管理系統 保障道路安全

●洪文正體驗「自助體檢一體機」。 作者供圖
●洪文正體驗「自助體檢一體機」。 作者供圖

  幾星期前,筆者由於內地車牌到期,嘗試去珠海自己續證,隨着科技與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珠海市在車牌換領、駕駛證更新等車管業務中全面引入智能化手段,大幅提升市民辦事效率,尤其以「自助體檢一體機」和「電子化流程」為核心。以下從體檢、申辦、審核到領證的全流程,詳細解析科技如何重塑傳統車管服務。

  「數據跑腿」取代「市民跑腿」

  為解決傳統醫院體檢排隊耗時問題,珠海交警在全市投放體檢照相自助一體機,分布於車管所、郵政網點等公共場所。

  我當天只需帶回鄉證,即可依照以下步驟操作:

  1.身份驗證:刷證件後輸入個人信息,選擇準駕車型。

  2.自主拍照:根據語音提示完成拍照,系統自動檢測是否符合規範。

  3.體檢項目:通過視力、色盲、聽力等自動化檢測模塊完成體檢。

  4.線上支付:支付體檢費及換證工本費。全程無需紙質報告,審核體現科技賦能的精準性,通過自助體檢機內置針孔攝像頭,醫院值班醫師可遠程監控體檢過程,確保真實性,體檢影像資料保存3年至5年備查,避免造假風險。

  此舉將傳統需半日的流程縮短至10分鐘內完成,且數據直連交管系統,徹底告別「跑醫院交報告」的繁瑣。從預約到領證的全鏈條數位化,通過「交管12123」App實現體檢數據自動同步、線上提交申請、電子支付及進度查詢。

  珠海市透過科技重構車管服務,不僅解決了排隊積壓的歷史難題,更以「數據跑腿」取代「市民跑腿」,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

  港駕檢依賴醫生證明存漏洞

  反觀香港,老年人辦理駕駛執照續證時,只需醫生個別處理健康檢查,程序相對簡單,卻可能引發不少漏洞。特別是在過去兩三年間,多宗涉及老年人的交通意外備受關注,其中以的士司機的事故尤為突出。

  由於香港人口老化,許多老年司機在健康狀況不佳的情況下仍持續駕駛,增加了道路安全隱患。現行制度僅依賴醫生提供健康證明,未能全面檢測駕駛者的真實身體狀況。

  例如,有些司機可能隱瞞慢性疾病或視力問題,導致駕駛時無法有效應對突發情況,從而引發交通意外,包括最近發生的幾宗的士撞擊行人或其他車輛的悲劇。

  為了改善此情況,香港政府應借鑒珠海市的車牌自助體檢系統,將科技融入駕駛執照管理。珠海市的這種系統結合了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技術,設立了專門的體檢站,司機只需刷身份證或車牌,即可完成一系列標準化測試,包括視力及其他身體指標。

  這種系統不僅能提高效率,更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避免個別醫生因疏忽或人情而導致的漏洞。香港若能引入類似系統,不僅有助於提升道路安全,亦能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建立更完善的交通管理與公共安全體系。

  ●洪文正(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

  簡介:本會培育科普人才, 提高各界對科技創意應用的認識,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性及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創意活動,詳情可瀏覽www.hknete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