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冠軍運動員走入校園 楊威寄語學子立志為國爭光

●運動員為學童帶來難忘的「冠軍體育課」。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運動員為學童帶來難忘的「冠軍體育課」。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楊威為小二學生方一琛穿上其外套。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楊威為小二學生方一琛穿上其外套。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劉虹。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劉虹。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楊揚。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楊揚。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為促進兩地情感聯結,傳遞體育精神,增強香港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和愛國主義情懷,「冠軍公益夢想行動」由昨日起,一連三日帶領包括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等30名國家優秀運動員走進香港9所中小學,與2,000多名港生面對面互動。在活動首課中,一眾運動員與同學們分享冠軍經歷與心得,包括出外比賽在異鄉見到中文字和國旗時萌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想要為國爭光的使命感,希望通過自身經歷,讓港生們看到堅持和團結的意義,並將這份精神融入未來的成長之路。

  包括體操奧運冠軍楊威,競走奧運冠軍劉虹,殘奧會跳高冠軍侯斌,武術世界冠軍郭伊納、劉徐徐,跆拳道世界冠軍王瑩等15名優秀運動員昨日上午到達保良局雨川小學。其間,楊威、劉虹、侯斌先後分享了自身成長故事。運動員其後又與孩子們上了跑酷、武術、手球、排球、跆拳道、摔跤柔道、速度滑冰等多樣化冠軍體育課,透過趣味互動與專業指導,讓學生感受團隊合作的獨特力量和運動的魅力。

  楊威在分享環節中表示,自己5歲開始練體操,他笑言:「剛開始時我根本不知道體操是什麼,因小時候老是生病,練習只為鍛煉身體,就因為這樣練上了,從沒有想到練着練着就走上了專業的道路。」

  難忘早年赴美作賽 見中文字倍親切

  他特別記得,自己16歲首次以國家隊成員身份到美國比賽,遇上不熟悉的文字、環境和食物,「當我在美國街上看到大樓上有幾個中文字,才發現中文是如此的親切……繼而看到國旗,更加親切,在異國他鄉看到國旗,那一刻我非常想回國,非常想吃麻婆豆腐、青椒肉絲,那是我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感受到,我愛我的國家。」正是從這時開始,他深深體會到身為中國運動員,應努力為國爭光。

  楊威坦言,昔日中國不如美國繁榮和強大,「以往我們會買外國的短袖衫、短褲,現在不用了,我們有了自己的品牌。」他分享在2000年奧運比賽期間,有海外運動員走來邀他交換衣服,「對方問我能不能交換身上的李寧(牌)套裝,因為他喜歡這件衣服,設計和質量都很好。」

  他強調,如今中國已經非常強大,再沒有人會小看、忽視或不尊重中國人,鼓勵小學生們在學校好好學習,好好鍛煉身體,爭取他日能夠為國爭光。

  獲小二生主動邀交換衣服

  在提問環節上,小二學生方一琛主動舉手向楊威說:「我能交換你的衣服嗎?」楊威一口答應,並邀請全場同學為其勇氣鼓掌。另有同學問他跑100米要多少秒,楊威回答要15秒,並問同學目前能跑多快,同學回答需要18秒,獲楊威稱讚非常不錯,「我在8歲時只能跑20秒,你比我厲害。」

  方一琛在活動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笑言自己很喜歡楊威外套的顏色,又分享自己有學習跑步、游泳和踏單車,「長大後想做三項鐵人!」

  記者其後把方一琛的夢想轉達給楊威,楊威寄語他必須努力堅持,「不以成績為目的去堅持,因為冠軍只有一個,但堅持是無價的。」他又希望通過這些交流活動,能讓學生們看到專業運動員的更多面向,「不光是電視上或比賽當中看到的印象,而是在場下我們的平常,又或我們小的時候,跟他們一樣年紀時,是怎樣的狀態。」

  「冠軍公益夢想行動」由昨日(8日)起至10日同步在保良局陳溢小學、莊啟程小學、方王錦全小學、張凝文學校、陸慶濤小學、田家炳小學、陳守仁小學以及葵涌樂善堂顧超文中學開展,通過冠軍大講堂、冠軍體育課等形式傳遞體育精神,激發香港青少年家國情懷,為兩地融合注入蓬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