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關稅霸凌之中企應戰】多元化布局 降對美市場依賴







跨境物流企:支持國家反制舉措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繼2018年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此次美再次採取關稅霸凌措施,中國企業已具備應對經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製造業企業和物流企業,有不少企業早前就推進了業務多元化,開拓新市場,構建更有韌性的業務體系,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受訪企業亦支持國家對美反制打出「組合拳」,捍衛國家及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
香港物流商會常務副主席、港企東捷運通董事長黃鵬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貿易戰逼迫企業轉型和業務結構優化,進行多元化調整。東捷運通於2006年成立時,美國空運業務佔比達九成,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黃鵬便意識到美國市場的風險,隨後開始大力開拓歐洲市場及東南亞、中東、非洲、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目前該公司美國市場業務佔比不到15%。
藉巴西低關稅優勢拓海外市場
從事存儲芯片業務的深圳企業江波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最近美國加徵關稅事件,公司保持着高度關注,目前生產經營秩序正常。公司於2023年已經完成對巴西子公司的收購,經過2024年的整合,巴西子公司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20%,並成功導入多種存儲產品,目前美國對巴西該類產品加徵關稅幅度僅為10%,且無對等關稅,公司將積極發揮巴西區域的低關稅優勢,繼續拓展有價值的海外市場。在供應端而言,公司與全球主要存儲晶圓原廠均保持着深入、悠久的合作,包括韓國、美國,以及中國國內的主要存儲晶圓原廠。總體來看,公司構建有韌性的國內海外雙循環業務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公司將以靈活、快速的不同策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並充分利用上述獨特優勢,化挑戰為機遇,實現更好的可持續增長。
為降成本擬轉海運 在美設倉儲
主要從事跨境電商空運的深圳市鵬展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勇對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美國業務佔其公司業務比例為20%-30%,主要是空運和跨境電商小包裹,服務亞馬遜、Temu和希音電商客戶,都是圍繞衣食住行和民生的輕工業用品,包括小商品如鞋帽、家居等。這幾天公司發貨少了一些。「美國取消了跨境電商小包裹免稅政策,未來為降低成本,這些商品可能由空運轉為海運,並在美國設立倉儲。」
張勇稱,美國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對其自身更不利,因為美國民眾對中國商品的依賴超過中國民眾對美國商品的依賴,美國輕工業薄弱,許多民眾喜愛中國製造的高性價比產品。「當高關稅影響民眾生活後,美國民眾會通過示威、罷工等表達訴求,從而給美國政府施壓找中國談判,降低對華關稅。儘管貿易戰會讓我們業務出現損失,但非常擁護國家與美國據理力爭,捍衛國家及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冀中美雙方盡快協商解決分歧
「我們集團昨日中午舉行了緊急視頻連線會議,涵蓋美國、加拿大、澳洲、泰國、越南及內地各站點,商討應對美國對中國出口貨物加徵高額關稅帶來的業務挑戰。」深圳市中進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毅8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不少客戶對美出口按下暫停鍵。美國加徵關稅已超出理性貿易範圍,等後續消息再定。唐毅介紹,美國物流貨代業務在其公司整體業務中佔比30%-40%,主要通過海運,將中國出口企業的服裝、傢具、衞浴、家居、電子等產品交貨到美國客戶手中,「高峰期一個月有700-800個標準貨櫃出口美國,如今業務減少了近七成。絕大多數訂單都取消了,目前還運往美國的貨櫃訂單多是加稅目錄之外的產品,如宗教祭祀用品等,數量很少。」唐毅表示,中國出口商和美國進口商都在觀望,希望中美雙方盡快協商解決分歧。
物流及出口企業應對之策
▶暫停美國市場發貨,觀望後續政策走向
▶業務多元化開拓非美市場
▶電商商品由空運改為海運,並在美國設立倉儲
▶美國對南美關稅低,芯片企業利用巴西對美出口
▶聘請專業團隊研究美國《協調關稅表》(HTS),尋找合規避稅可能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