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硬食「回力鏢」 全球企業投資承諾料縮水

  香港文匯報訊 特朗普今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全球企業已承諾在美投資至少1.9萬億美元(約14.8萬億港元),但關稅戰勢必威脅這些大手筆投資。《金融時報》報道,包括美企在內多地企業都在全球布局供應鏈,關稅可能衝擊企業利潤下跌、成本攀升,削弱企業在美投資興趣。

  智庫凱捷研究院(CRI)今年初估計未來3年內,美國企業會花費1.1萬億美元(約8.5萬億港元),將海外生產線遷回美國。不過智庫卡托研究所副主任林西科姆認為,關稅戰會推高企業生產成本,影響美國經濟前景,各地企業未必會主動加碼在美投資。

  報道指出,科企蘋果公司2月宣布,會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構建生產線。但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公布後,蘋果的市值已損失高達3,000億美元(約2.3萬億港元),後續若要調整在亞洲各地完善的生產線,還會面臨巨額開支。

  現代汽車擴美生產線計劃膠着

  汽車行業遭特朗普關稅政策重點針對。韓國現代汽車曾承諾在3年內,投資210億美元(約1,632億港元)擴大美國汽車生產線,但在特朗普宣布對外國製造汽車和零件徵收25%關稅後,投資計劃陷入停滯。美國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因應關稅政策,解僱美國5間工廠的900名員工,暫時關閉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生產線。

  達特茅斯學院國際貿易專家福特認為,關稅戰的經濟損失將遠超1.9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特朗普加劇全球貿易體系的不確定性,勢必削弱美國的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