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領航】銷售費用佔比料趨跌 榮昌生物前景看俏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 黃敏碩

  榮昌生物(9995) 為內地近年大分子藥物領域的明星企業。集團致力研發針對新的靶點、具有創新設計及突破性潛力的生物藥, 且具有全面一體化、端到端的藥物開發能力,涵蓋所有關鍵的生物藥開發功能,包括發現、臨床前藥理學、工藝及質量開發、臨床開發及符合全球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的生產。

  集團現時擁有兩種已進入商業化階段藥物,分別是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前者為集團專有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融合蛋白,亦是全球首個SLE治療創新雙靶生物製劑,且已於2021年3月獲NMPA批准上市,及進入銷售階段;同年12月該產品被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用於治療SLE。截至去年6月底,泰它西普已獲准入超過900家醫院。

  至於維迪西妥單抗, 則為集團領先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候選產品, 並為內地首個在國內獲批的國產ADC, 用於治療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表達的實體瘤。該項目已於2021年6月獲NMPA批准上市,並於同年7月進入銷售。截至2021年底,該產品用於治療HER2表達晚期胃癌適應症,被納入為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至去年6月底則獲准入超過700家醫院。

  集團去年股東應佔淨虧損約14.7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度的股東應佔淨虧損約15.1億元人民幣有所收窄,主要由於前述兩項產品毛利率持續增長,銷售費用佔比明顯下降,正於中國及美國進行針對二十餘種適應症的臨床試驗。另集團發現及開發超過10種候選藥物的完善產品線,其中有7種處於臨床開發階段,正針對20餘種適應症進行臨床開發。

  現時集團自身免疫商業化銷售團隊約800人,已完成超過1,000家醫院的藥品准入,同期旗下腫瘤科商業化銷售團隊約500人,已完成超過1,000家醫院的藥品准入。隨着前期准入醫院的持續放量,及團隊邊際成本不斷下降,市場預期集團銷售費用佔比,有望維持目前良性變化趨勢,成為全面完成產品導入期的創新藥企業,中線前景看俏。(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或有聯繫者沒有於以上發行人或新上市申請人擁有財務權益)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