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升級 香港以區域合作突圍
譚岳衡 全國政協委員 立法會議員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徵關稅的政策,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大幅上升,並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增加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面對關稅戰、貿易戰的壓力,香港應積極作為,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合作走深走實,為區域貿易的緊密發展貢獻力量,增強香港應對經濟逆風、保持市場穩定的能力。
據預測,2024年RCEP區域內的貿易總額將比2021年RCEP生效前增長約2.4%。預計到2030年,RCEP將增加5,000億美元的貿易額。在當前關稅戰背景下,RCEP不僅將拓展亞洲經濟一體化的空間,還將在應對美國挑戰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利於維護包容公平的全球經貿規則。香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扮演好連接內地與RCEP區域的核心紐帶角色。
一是助力提升人民幣中心地位。在美元指數大幅波動的環境下,非美元貨幣的穩定性尤為重要。近年來,我國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香港作為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國際化進程與RCEP的協同效應不容忽視。香港應在人民幣基礎設施建設、便利化跨境支付、人民幣資產供給以及數字貨幣試點等領域進一步探索,推動區域金融一體化。
二是助力提升供應鏈韌性。香港作為全球供應鏈樞紐,可以優化RCEP區域內的資源配置。例如,通過國際航運和貿易網絡提升區域內的分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總體而言,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貿易樞紐,有望成為更多RCEP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橋樑,發揮協調和管理的優勢,提升作為全球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地位,增強供應鏈的韌性。
三是發揮法律與仲裁服務專長。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主要仲裁地之一,擁有1.6萬名熟悉普通法的律師(涵蓋34個法域的大律師)。RCEP成員國中有8個國家採用普通法,香港可以協助解決跨境投資糾紛,增強企業跨境貿易協作的信心。
四是促進多邊規則制定。香港的加入將增強RCEP在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的規則話語權,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利益,對抗美國主導的「小圈子」貿易體系。
當然,香港自身的經濟復甦和產業升級也依賴於RCEP。在拓展新興市場方面,RCEP成員國中,中產階級消費群體數量到2027年將達到12億,香港的金融、旅遊和高端服務業可以藉此擴大市場。在推動創新科技合作方面,香港正在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RCEP成員國在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香港加入RCEP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應對全球保護主義、深化區域合作的關鍵布局。
通過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香港將成為RCEP對接國際規則、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支點,為區域經濟注入穩定性和創新動力。香港應積極推進相關政策落實,確保各項措施有效實施,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