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允持牌虛資平台提供質押 提升投資回報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馬翠媚) 香港積極擁抱Web3,證監會今年2月推出了新制定的「ASPIRe」路線圖,以推動香港發展為全球虛擬資產中心。時隔不足兩個月,證監會昨分別向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平台)發出有關其提供質押服務的監管指引,以及向投資虛擬資產的證監會認可基金(虛擬資產基金)提供有關其參與質押活動的指引。證監會表示,質押雖然可讓投資者從中賺取獎勵作為回報,但存在風險,因此監管方必須設有額外保障,包括要求平台必須保管被質押的虛擬資產,當中不得由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保管,並為可被質押的虛擬資產現貨ETF比例設定上限,以管理流動性風險。
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昨出席香港Web3嘉年華致辭時率先預告,證監會日內將發布通函,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提供質押服務。其後證監會下午發通函並公布提供質押服務的監管指引,又提到在制定其監管方針時注意到投資者對質押服務的需求,以及質押活動對區塊鏈技術網絡安全的貢獻潛力,故最新指引允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擴大產品和服務的範疇,並允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向客戶提供質押服務。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補充,擴大受監管的服務和產品的範疇,對於維持香港虛擬資產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設客戶退出質押服務媒介
證監會在發布予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通函中,向提供質押服務的持牌平台作出清晰的指引。內部監控方面,證監會要求平台應維持管有或控制能導致客戶虛擬資產可通過其退出質押服務的所有媒介,並提醒平台應緊記客戶虛擬資產不得由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保管。同時平台應維持有效的政策,以防止或偵測與其質押服務相關的誤差及其他不當活動,並確保被質押的客戶虛擬資產獲得足夠的保障。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亦應實施內部監控措施,以管理運作風險及處理可能出現的利益衝突,並應設有操作規則以規管質押服務的提供。
平台須披露服務相關資料
資料披露方面,證監會要求平台應在其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披露有關其質押服務的一般資料,包括平台就質押服務所涵蓋的特定虛擬資產、涉及提供有關服務的任何第三方、費用和收費、最低鎖定期、解除質押的程序及其所需的時間、運作中斷期間的安排、恢復業務及保管安排。平台應披露客戶在使用其質押服務時可能面對的風險,包括「被質押」的客戶虛擬資產可能須承擔的額外風險的類別和性質,以及會如何處理與該等風險有關的損失,而額外風險的例子包括削減風險、鎖定風險、區塊鏈技術誤差/程式錯誤風險、黑客入侵風險、與驗證者相關的不活動風險及與質押相關法律不確定性。
區塊鏈協議的揀選及第三方服務提供者方面,證監會要求平台在納入區塊鏈協議以提供質押服務時,須進行所有合理的盡職審查,並確保其內部監控措施和系統、技術及基建可支持於該區塊鏈協議內提供質押服務,及管理因此產生的任何風險。如質押服務的提供涉及將服務外判予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平台應進行適當的盡職審查,並對該第三方進行持續監察。
質押用戶宜關注三大風險
翻查資料,質押指鎖定虛擬資產以支持區塊鏈的安全性和功能,用戶能夠賺取獎勵作為回報,但當中存在風險。例如,虛擬貨幣價格大跌令質押預期獲得回報收益仍不及虛擬資產價格賬面上虧損;面對流動性風險,坊間不少微型山寨幣以超高收益率的質押作招徠,然而這些微型山寨幣很容易面臨流動性風險,投資者很難把賺到的山寨幣換成法幣或穩定幣,變相即使賬面有賺都無法變現;面對安全性風險,虛擬貨幣項目可能會面臨智能合約漏洞、項目方停止運營等風險,同時質押平台可能會面臨駭客攻擊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