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閒話】點燃閱讀的激情

  羅大佺

  這是一所四面環山、位置偏僻的鄉村小學,名叫新廟中心小學校。240多名學生,六個年級;三層樓的教學樓,牆面磚有的地方開始脫落;寬敞明亮的操場壩上,一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我是應邀來給孩子們講作文課的。當我走進那間簡樸的教室時,五六年級兩個班的83名學生穿着樸素,神情不一,但我從那些童稚的目光裏,看到了膽怯,也看到了求知的慾望。於是我想起了著名詩人李武兵的詩《山溝裏的孩子》。

  講座從如何寫好作文開始。作文在語文成績中佔着很大的比重,寫好作文是每個孩子的願望,但不少孩子說起寫作文就感到頭疼。我的話題就從如何快快樂樂寫作文開始,慢慢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他們全神貫注地傾聽着。我用聊天的方式告訴他們寫好作文的三個小秘密。一是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二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平時要注意積累生活中的素材;三是把作文本當作朋友,想說就說,想寫就寫,把握好正能量即可。

  這是一個信息化碎片的時代。不少孩子玩手機,打遊戲,刷抖音,瀏覽短視頻,可就是對書不感興趣。不說讀書母賢子孝,一說讀書雞飛狗跳;極其個別的孩子為了抗議不讓他們耍手機打遊戲,甚至發生了輕生跳樓的極端事件。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我給他們分享了童年時代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閱讀課外書籍的經歷,這樣的話語、這樣的故事他們應該是經常聽到的,之所以還是要講,主要是盡點講課人的責任心而已。沒想到孩子們聽得很專注,並報以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互動環節,他們更是踴躍舉手,爭相提問。

  講座間隙,發生的一些花絮也令人感慨萬千。一位坐在後面的同學說他看不清楚,通過協調,頭頂凳子擠到前面來聆聽。其實我長得大眾化,哪有什麼好看的?因在介紹童年讀書時,和他們的校長周忠良是同桌同學,於是有學生悄悄問他,羅老師和你同桌時,你沒想到他今天會成為作家吧?講座中途休息時,一些同學把從網上買的書拿來找我簽名,裏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沒有書的,就站在凳子上觀看。因為熱情一浪高過一浪,有那麼一瞬間我簡直產生了恐懼感,書沒簽完就從人群中擠了出去,他們又追到操場壩來找我簽名。學校也買了20來本書,本想讓我簽名送給那些平時愛學習的孩子,沒想到被另一些調皮的孩子搶了去,於是那些愛學習的孩子就去找校長告狀,說那些搶了書的孩子平時不愛閱讀的,校長安慰他們,說以後再去買點回來,沒想到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以後沒有今天了!」後來語文老師去把書收起來,要學生們互相傳看,沒想到孩子告訴了家長,家長打電話來質問,羅老師簽名送給了孩子的書,憑啥不給孩子了?語文老師只好又把書還給了他們。

  閱讀的激情被點燃之後,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奔湧閃爍。這就是山溝裏的孩子,我深深地祝福他們明天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