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道】投訴有門:三無廈現垃圾蟲 全樓發臭播惡菌

●梯間堆積大量生活垃圾無人清理,散發惡臭。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梯間堆積大量生活垃圾無人清理,散發惡臭。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林先生指有住戶隨手將垃圾包括初生嬰兒的尿片丟在梯間。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林先生指有住戶隨手將垃圾包括初生嬰兒的尿片丟在梯間。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有業主或住戶寫上告示,然而似乎並無作用。香港文匯報 記者劉友光 攝
●有業主或住戶寫上告示,然而似乎並無作用。香港文匯報 記者劉友光 攝

●有住戶留下警告標語,怒意「躍然牆上」。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有住戶留下警告標語,怒意「躍然牆上」。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缺德租客亂丟廢物氣走清潔工 關愛隊區議員施援手僅治標

  九龍深水埗一棟逾60年樓齡的「三無大廈」,過往依賴住戶集資聘請「垃圾姐姐」處理垃圾,惟最近因大部分業主拒絕再夾錢,導致梯間堆積大量廚餘、尿片等生活垃圾無人清理,散發惡臭,隨時可能衍生社區播菌危機。有業主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過往住戶一般會將垃圾扔到附近垃圾站,但近年接連有單位變為劏房,品流複雜,缺德住戶亂棄垃圾,清潔工憤然辭職,梯間垃圾堆積如山。香港文匯報介入後,關愛隊及當區區議員伸出援手協助清理垃圾,但他們表示清理只能解燃眉之急,需要透過成立法團及修例等手段治本。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黃子龍

  現場為深水埗基隆街175至177號一棟無名唐樓,1963年11月入伙,屬於沒有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和聘請管理公司的「三無大廈」。其中一名業主林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稱,大廈過往一直依賴業主集資聘請清潔工人,協助住戶收集及棄置垃圾,惟18戶業主當中,大部分不是住在上址,對居住環境懶懶閒,只有數戶願意繳付費用,清潔工人認為只有數百元報酬,卻要負責整棟樓宇的垃圾清理工作,因此於3月31日辭職。

  業主多潛水 已讀不回挨批

  林先生稱,即使他與另一名地產經紀曾在大廈業主通訊群組內,詢問業主如何處理垃圾問題,但僅有少數人回應,「嗰啲業主全部睇過(訊息),已讀不回,我哋不斷在群組話唔對路,他們是否只識得收租、收錢,什麼都唔識?現在全幢大廈都真係好臭喎!」

  被問到垃圾堆積原因,林先生透露,近年不少單位易手,業主則將單位分間成劏房,然後分租予南亞裔及新來港人士。當中6樓更整層出租予南亞裔人士,再分租床位予同鄉。林先生稱,正常情況下住戶需自行將垃圾送到附近垃圾站丟棄,惟一些住戶習慣將垃圾丟在大廈樓梯間,更有南亞裔住戶將初生嬰兒尿片隨便棄置。

  部分居民不忍家園變成垃圾場,曾向區議員或消防處求助,林坦言:「冇用的,因為消防話要控告業主立案法團,我們是『三無大廈』,沒有法團,怎樣告?」

  告示無用 梯間通道垃圾山積

  記者現場可見,梯間通道至少一半位置被垃圾佔據,當中包括廚餘、空水瓶、發泡膠箱、舊衣物等。部分垃圾袋疑被尖銳物品刺破,或者未有綁好,袋內大量垃圾散落一地。有業主或住戶寫上告示,當中包括「不要丟垃圾」、「傢俬雜物,請物主拿出街外處理謝謝」。然而似乎並無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收到居民求助後,聯絡該區關愛隊、區議員跟進。昨日下午一時左右,關愛隊隊員劉先生及同事迅速前來,他表示,南昌南關愛隊恒常每周都會在區內「三無大廈」巡邏,當出現垃圾、危險等問題時,會及時通報民政處,若條件允許,關愛隊亦會自行清理。今次該大廈的情況其實並非第一次出現,會同區議員溝通處理,先幫助附近居民解決燃眉之急,然後再上報民政處,希望可以從根源上處理該問題。

  隨後,記者與當區區議員李詠民聯絡。李詠民在得知情況後,迅速聯同議辦同事及義工,帶同裝備前來該大廈,親身動手清理垃圾。李詠民直言,其實他自己早前已為該大廈清理至少3次垃圾,但每一次收拾完畢後,過大約一個星期問題便繼續出現,這次情況最為嚴重。據他向街坊了解,原來該大廈內大部分業主並非自住,而是將單位外租。有街坊對他稱,一些租戶時常隨意把垃圾直接丟棄到大廈通道,嚴重影響環境衞生。

  先警告後控告 盼設法團治本

  李詠民強調,不論是區議員還是關愛隊,在接獲投訴或發現有關情況後,均不會坐視不理,而是積極組織義工前來協助。「我擔心地區人士好心協助反而助長缺德住戶陋習,始終一時的清理並不能保障大廈持續乾淨。」他說,民政處已經透過「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BMPASS)積極協助該大廈成立法團,讓業主有一個平台去履行大廈管理責任。然而現時只能聯絡到該大廈少數業主,因此難以從根本上解決情況。他會先在大廈入口貼上提醒,提醒住戶注意大廈通道衞生,若再有類似情況發生,將會通過消防條例中堵塞走火通道的罪名作出控告,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000元,希望對住戶產生威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