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用「塊塊管理」模式 學者:可升建設效率

●劉龍勝
●劉龍勝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專業院院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龍勝在研討會上表示,北都區的建設已刻不容緩,必須通過機制創新來加速發展。他分享了深圳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中的經驗,特別是在機制理順、土地開發模式以及審批流程優化等方面,提出了對北都區發展的建議。

  劉龍勝指出,目前北都區的發展受限於傳統的「條條管理」模式,即各部門分別行使行政權力,影響審批效率。他建議使用「塊塊管理」模式,將一些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甚至部分省級權限授權給一些重點開發區進行試點,提升效率,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決策與執行。

  土地可短租給企業速聚人氣

  針對北都區土地成本高企、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的問題,劉龍勝建議,探索「1.5級土地開發」模式。該模式介於傳統的「一級開發」和「二級開發」之間,政府將土地以短租形式(如10年或20年)出租給企業,允許其建設臨時性建築。這種方式不僅能降低企業拿地成本,還能快速聚集人氣,推動區域產業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臨時建築可根據產業需求設計,例如建設成本更低的廠房式建築,而非單一的高端寫字樓,從而更好地滿足創新型企業對成本控制的需求。

  此外,短租期滿後,土地及建築可由政府收回,並根據當時的規劃進行再開發。

  在項目審批方面,亦可採用「同步並聯審批」的方式,允許企業在技術準備的同時提交報批材料,相關部門同步審核,大幅縮短了審批時間。此外,對重大項目與普通事項進行區分管理。可用顏色等方法標記出重要文件,要求相關部門在規定的短時間內完成審批,確保重點工程快速落地。「產業發展的風口稍縱即逝,企業家沒有幾個十年可以等待。我們必須以規則創新為抓手,為北都(區)建設按下『加速鍵』。」劉龍勝強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