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觀點】美新政風險溢價高 金融市場反應負面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其團隊公布全球對等關稅細節後,全球各地金融市場反應負面,畢竟大家明白,如此規模和力度的關稅貿易戰,最終導致全球經貿關係惡化,增長放慢甚至全球經濟收縮,都是可以預見的。
放諸個人或企業層面,經營環境轉差,由職位增長,到收入增長,再到消費增長等,都可能由正數變負數;如此一來,基於全球各地分工合作的緊密程度,對各國經濟潛在打擊巨大,難怪投資者有必要以「真金白銀」表達不滿和憂慮。
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今年內,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依然,則風險溢價必然增加,風險資產價格自然易跌難升,這個道理,本欄亦解釋過多次,此處只是再作善意提示而已。
何況特朗普及其團隊不單繼續推行大規模關稅貿易戰,其就職以來的多項舉措,對於多年來的現狀,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容易一時三刻完全消化。
風險資產之間存正相關
以往多次指出,全球各地資產價格,尤其是風險資產之間,回報率存在正相關,故此要小心,不應心存僥倖,以為美股大跌,其他資產可以毫不動搖。這一點正好呼應多次提及的風險管理,在平日風和日麗時未必太多人留意,但組合管理中,留意各種資產之間存在正相關,即使有避險角色如金價亦不例外,近日大規模拆倉亦波及金價,不算意外。
拆倉力大 波及避險黃金
無論如何,全球各地投資者紛紛減持風險資產,過程中難免波及其他資產。這種拆倉壓力之大,即使出名是避險的黃金,亦無法完全倖免。
始終過去十多年來,受惠於量寬和超低息,金價亦與其他風險資產回報率存在正相關,意味着全球各地投資者組合中,不同的交易策略有一定的榮辱與共,水漲船高,反之亦然。當然,中長線而言,由關稅貿易戰延伸出來的經濟不景氣預測,最終會導致美聯儲減息,甚至幅度大於預期,再加上避險需求持續,以回應特朗普政策不明朗,金價整體上亦比其他資產價格回報為優。
美股未止瀉 港股難免受累
避險角色吃重的黃金亦有回吐壓力,其他股市可想而知。一如本欄預期,即使中長期港股受惠於年初推出的DeepSeek帶來估值重估,以至實現到多年來等待中的均值回歸,但短期仍受制於全球經濟增長放慢的預期。此之所以,一直強調持盈保泰的必要,別以為中長期的利好因素,可以敵過短期的沽壓。
暫時看來,美股既然並無真正止瀉跡象,港股難免有較大幅度下跌,投資者若之前沒有進行風險管理的動作,目前相對被動,至於早已留有現金者,分段買入有一定可取,但不宜一次過,因為目前形勢仍會延續好一段日子。(權益披露: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本人之聯繫人或本人所管理基金並無持有文中所述個股。)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