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Key:港元穩定幣具全球競爭優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全球貿易形勢持續嚴峻,不少投資者正密切關注新一代避險資產如穩定幣的發展,以及有「數字黃金」之稱的比特幣的未來發展。HashKey交易所事業群聯席CEO茹海陽昨日在香港Web3嘉年華中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比特幣正在逐步演變,其屬性或許正在向「數字黃金」靠攏。若其市值進一步擴大達到足夠規模,未來可能逐漸具備避險資產的功能。他也提到,穩定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交易量一個月已超7,000億美元,體量已接近Visa。他認為,港元穩定幣將推動外貿應用,料在全球競爭中甚具潛力及優勢。

  穩定幣跨境貿易月交易逾7千億美元

  茹海陽在訪問中提到,全球監管框架正在加速完善。歐盟MiCA框架過渡期已於2024年6月30日結束,目前已發放10多個穩定幣牌照;新加坡已發放33個牌照,迪拜也發放了10餘個牌照,富途、老虎證券等傳統機構正加速進入。他又指出,銀行介入趨勢同樣相當明顯,例如渣打銀行正在香港探索穩定幣框架,日本第二大銀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MFG)也計劃發行穩定幣。他提到,穩定幣在跨境貿易中的交易量一個月已超逾7,000億美元,其體量已超逾萬事達,並已接近Visa的交易量。

  銀行與幣商合作模式料成趨勢

  他稱,許多銀行選擇在其自身的聯盟鏈或私有鏈上進行運營,這種做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際上是倒退的方向,因此公鏈相關項目將更值得密切關注。當然有些銀行可能不會選擇自行發行穩定幣,而傾向於與合規的穩定幣發行商(如Circle)進行合作,這種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較大,其趨勢或成為銀行介入虛擬資產領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茹海陽指,香港穩定幣相關立法已一讀,預計二讀將會加速,集團希望沙盒試驗進一步提速,推動在外貿方面的應用。他又指,在全球競爭中美元穩定幣雖佔據主導地位,但港元及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仍具潛力。他又提到,香港的合規交易所數量較多,未來或將整合成類似港交所的單一模式。由於相關交易所運營成本高,部分牌照持有人或退出,市場將競爭出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