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集資黑點裝監控 區議員:可增阻嚇力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黃子龍)「我們上星期才清理完,不足十天,這次的情況更嚴重。」到基隆街該「三無大廈」清理垃圾現場的李詠民議員坦言,區議員及關愛隊資源有限,無法一直為同一座大廈處理垃圾問題,而且這也是治標不治本。他認為,現時的《消防條例》及《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已可對大廈業主及肇事者作出控告,問題在於難以確定肇事者,因此建議大廈業主盡快組織業主立案法團,持續推廣良好的大廈管理,至少也集資在衞生黑點安置監控設備,從而對肇事者產生阻嚇作用。

  李詠民表示,根據《消防條例》,在走火通道、走廊或樓梯堆放傢具雜物,不單容易引起火警,發生火警時更會阻礙大家逃生,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這是違反《消防條例》,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2.5萬元。「其實最直接有效可解決問題根源的方式,就是對缺德居民及其業主作出檢控,從而達到威嚇作用。」

  冀涉事街道納「聯廈聯管」

  曾任深水埗區議員的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私人大廈若環境過於惡劣,食環署可以到現場進行清理。特區政府正就《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進行修訂,屆時若私人地方出現嚴重影響衞生的情況,業主或大廈管理不作處理,賦權予食環署前往清理後再向有關責任人作出收費處理。

  「雖然政府最快今年6月在4區包括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和荃灣,推行為期一年的『聯廈聯管』試驗計劃,然而今次涉事街道並不在列。」梁文廣認為,該計劃將會循序漸進,相信若效果理想,會進一步擴展至其他區域。

  有「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的NGO接受訪問時表示,早前曾積極協助該大廈成立法團,無奈逾三成業主難以找到,因此至今也無法組成立案法團。他們會繼續透過民政處轉介、家訪等各種方式聯絡業主。

  他相信,「聯廈聯管」會是一個契機,解決這種無人組織法團的情況,但最後最好還是有業主願意參與,政府及地區人士才能和他們合作,從根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