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料全球將分裂成零碎「貿易夥伴群組」

●何家輝
●何家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美國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徵新關稅,並覆蓋至東南亞國家,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美國的「對等關稅」影響全球180多個國家及地區,因此企業未必再可以透過「轉產地」方式避開關稅。目前企業普遍採取觀望態度,例如越南正開始與美國政府談判,相信若越南願意作出讓步,關稅有機會可獲調整,因此企業暫時未有大動作部署。

  內地刺激消費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有市場意見認為企業可以將生產線再搬去一些相對低關稅地區,包括印度和墨西哥。何家輝認為搬遷生產基地往往需時1年至年半,未必可在短期內實現。而且,在新地方開業營運,通常首3至5年都屬投資階段而未能獲得正回報,企業需要慎重考慮。此外,特朗普「出招」難以掌握,因此企業對此仍抱持觀望。

  對於關稅對內地和香港經濟的影響,何家輝認為,內地一直鼓勵內銷,包括推出不同的「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消費、以及在個人貸款方面下功夫,相信政策效果會逐步顯現。至於香港則主要受兩方面影響,首先資本市場會受衝擊,昨日(7日)港股暴瀉3,000多點已反映。此外,香港經濟前景受美國息口走勢影響深遠,因此要特別留意美國通脹數據,或有機會令美國由減息變為掉頭加息。一旦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美聯儲或會改變息口政策。過去幾年,香港都面對着高息環境,導致投資、股市及房地產都受到一定負面影響。然而,經過特區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改革上市集資制度,並為樓市全面「撤辣」等提振措施後,香港投資市場明顯比之前蓬勃,現時市場憂慮港股會否因為關稅導致減息周期改變,令投資氣氛再陷入陰霾。

  東盟料成「夥伴群組」協作對象

  問及港股昨日暴瀉會否演變為長期下行趨勢,何家輝認為這取決於越南與美國的談判會否出現好消息。他稱,之前美國向加拿大加徵關稅,但加拿大祭出反制措施,例如停止供電,最終美國讓步。因此,市場仍然觀望越南與美國的溝通會否令關稅措施出現轉機。長遠而言,估計全球貿易會分裂成多個零碎的「貿易夥伴群組」,各個群組會促進群內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相信歐盟會再加強區內聯繫和貿易,而內地和香港則可以加快發展與東盟的貿易協作,不再依賴與美國的進出口貿易。

  美國經濟現初步衰退跡象

  對於關稅對美國自身的影響,何家輝表示,上周公布的3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2月的50.3降至49,不僅低於50榮枯線,亦遜於市場預期的49.5,反映美國經濟已出現初步衰退。長遠而言,美國消費者不能避免生活成本上漲,因為當地入口商正嘗試將關稅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服務出口強勁,包括雲計算、網絡、高科技等,這些板塊有機會受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報復或反制,因而受到限制或加徵額外稅收,這將大大影響美國經濟走向,因此目前仍難以預測美國通脹回升幾率及息口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