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生樂與「路」】歌手用網絡文化為新歌造勢
路 芙
馬天佑新歌《我們什麼都不是》在推廣過程中,借用網絡文化與不同年代的歌手合唱這一創新的宣傳方法,策略不僅引起了廣泛關注,也成為討論的焦點。以下將從多個角度分析這種做法的優缺點。
一、好處︰
1.借助其他歌手的影響力︰與不同年代的歌手合唱可以借助他們的觀眾和影響力,擴大自身的受眾群體。每位合作歌手都有自己忠實的粉絲,這樣的合作可以吸引粉絲群體關注馬天佑的新作,並為他帶來更多的曝光率。
2.多元化的音樂風格︰不同年代的歌手各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與他們合唱有助於馬天佑突破自身風格的局限,嘗試不同類型的音樂。這種多樣性可以讓新歌更具吸引力,滿足不同聽眾的喜好,提高歌曲的傳播率。
3.提升歌曲的情感共鳴︰合唱可以通過不同歌手的聲音和表現,增強歌曲中的情感共鳴,吸引消費者的情感認同。尤其是當這些歌手在音樂歷史上具有代表性或受歡迎的作品時,觀眾通常會更加容易產生共鳴。
4.創造話題性與討論︰通過與不同年代的歌手合作,可以引發討論和熱議,增加社交媒體的互動。話題性強的宣傳策略能夠迅速傳播,引發更多的關注與轉發,形成更大的宣傳效果。
5.樹立新形象︰這一做法有助於馬天佑塑造一個更加多元和現代的藝術形象,展現其對音樂的熱愛和包容性。這種形象不僅可以吸引年輕聽眾,也能迎合老一輩聽眾的喜好。
二、壞處︰
1.可能引發比較和爭議︰合唱本身就容易形成比較,尤其是與其他經典歌手合作時,容易讓人將馬天佑與其進行對比。如果人們認為他的表現不如合作歌手,可能會對他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
2.分散個人特色︰與不同歌手合作可能使得馬天佑個人風格和特色在合唱中被淹沒。
3.增加資源和協調成本︰除了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組織與其他歌手的合作,還需要涉及到各種宣傳方案和渠道的協調。這種複雜的合作安排可能導致資源的分散利用,若未能妥善管理,反而可能影響整體的宣傳效果。
4.短期效果而非長期培養︰雖然合作帶來的流量和關注度是顯而易見的,但這種方式可能是短期的,難以形成長期的粉絲基礎。
5.市場飽和導致同質化︰此類宣傳手法如果被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市場的飽和,使得聽眾對於這種形式產生厭倦感,失去新鮮感。而這種同質化的宣傳策略可能反而讓人覺得缺乏創意。
未來,如何平衡這些優點和缺點、利用合唱帶來的優勢,同時保護自身藝術風格,將是馬天佑在音樂事業發展中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