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融的教育典範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在前輩和張寶雯校長帶領下,舉行55周年校慶暨新校舍開幕禮,標誌着學校邁向新里程,而校慶典禮上,不同國籍的學生以多國語言表演節目,其自信洋溢的笑容與活力,感染了在場每一位觀眾。
學校以英語教授約六百名學生,其中80%為非華語學童,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菲律賓、非洲、日本、西班牙及俄羅斯等國籍。教師團隊同樣國際化,來自法國、加拿大、土耳其、洪都拉斯等地,形成國際化的學習氛圍。
面對非華語學生的語言差異,學校採用「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課程,分組教學並輔以電子工具,將目標細化,幫助學生逐步提升及增加自信。更難能可貴的是,學校透過「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及「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例如,學習使用筷子、刀叉,欣賞日本能劇與中國粵劇,深化文化認知。另透過解難任務,培養合作、溝通及創意思維。
學校重視家長教育,每兩周舉辦家長活動,包括烹飪班、家長學堂等,協助家長掌握學校教育方針與資源。多元文化教師團隊更能直接溝通以消除語言隔閡,形成緊密的教育夥伴關係。
雲泉學校以「明道立德」為校訓,致力培養樂於學習、善於溝通、敢於創新的新一代。在香港生育率下降及移民潮的挑戰下,學校仍能兼顧學業成績與學生快樂成長,實屬難得。其成功關鍵在於尊重差異、擁抱多元,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接納與欣賞中茁壯成長。這所學校不僅是教育典範,更為香港的多元社會注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