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降低對美依賴 強化技術自主可控

  在特朗普政府發起的「關稅戰」背景下,中國企業在外貿領域面臨諸多挑戰,但同時也孕育着新的發展機遇。

  經濟學家張連起指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企業在外貿轉型升級中「危中有機」。具體而言,勞動密集型產業訂單加速轉移;中間產品(如機電設備、電子元件)因價格彈性較低,短期轉移難度較大,但長期可能通過產業鏈全球布局規避關稅,中國的應對方略很清晰,針對性路徑有三方面,包括產業鏈韌性提升,加速製造業數智化轉型,強化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貿易夥伴多元化,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降低對美市場依賴;內需驅動戰略,通過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釋放國內市場潛力。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表示,中國通過對等增加進口美國產品的關稅來進行反制。這一措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貿易關係,還促使國內企業尋找其他市場機會。

  同時,中國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釋放大量進口機會,吸引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從而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他指出,美國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會加速全球產業鏈的「去美國化」趨勢。因此,推動產業鏈重組成為必然選擇。中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出台適當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幫助企業抓住重組機會,提升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