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一旦上癮 易「升級」食其他毒品

關注網絡安全的專家、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治委員會主席龐博文接受《大公報》訪問時坦言,近期在網絡安全的檢查中,發現不少「太空油」的交易。他指「太空油」在電商平台大量售賣,針對女性和年輕人市場推出多種口味。毒販更將吸食「太空油」營造成很潮、容易戒除且危害不大的錯覺,惟他指青少年一旦沾染,便會逐漸升級吸食其他毒品,甚至是可卡因、海洛英等一級毒品,對個人健康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龐舉例指,政府早前宣布依托咪酯受管制後,天水圍及屯門等地曾一度斷貨,部分青少年因買不到,轉而吸食強力膠等軟性毒品。他亦觀察到,售賣「太空油」的群組還兼賣「k粉」、可卡因、海洛英等毒品,目的在培養大量潛在癮君子。
對於「太空油」交易中的擔保,龐博文解釋道,在交易中,買家和賣家互不信任且不能用真實身份交易,由此出現擔保群,實際是電子支付的地下錢莊。他們通過租賃、買賣或盜取他人資料開設電子支付或網上銀行賬戶。交易時,買家在擔保群確認訂單後,地下錢莊集團彈出二維碼(QR code),賣家要求買家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小額轉賬方式「落訂」。當擔保群收到錢後,會將相應人民幣轉入買家電子錢包完成交易,及後賣家聯絡香港的集團派人送貨。
借助擔保群組收款
此外,龐博文亦留意到大公報記者與毒販的對話截圖中,毒販支付方式有改變,降低毒品交易門檻,擴大毒品消費群體。他指傳統上,毒販尤其是專業毒販,常以USDT進行擔保登記交易。如今,其支付手段呈現多樣化,開始借助擔保群組(類似地下錢莊),利用QR code收取紅包、微信支付和銀行轉賬等服務收取款項。他直指,有關支付方式的轉變對年輕人及低收入人士降低門檻,年輕人因難以通過加密貨幣交易的KYC(Know Your Customer,即了解你的客戶認證,包括身份、地址及資金來源的認證),以往購買毒品受限;但現在只要擁有相關支付工具,如支付寶,就能和朋友通過平台湊錢,再在Telegram上購買毒品。他直言,如此令有關群體更容易接觸到毒品,被誘導吸毒的風險急劇上升。他警告在此情況下,不僅危害個人健康,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如犯罪率上升、家庭破裂等,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有關部門需高度警惕並加以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