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觀點/國策續發力 消費板塊看俏\盧美妤

  港股上周僅有四個交易日,三大指數均呈現下跌趨勢,恒指周跌2.46%,報22849點;恒生科技跌3.5%,報5313點;國指跌2.1%,報8420點。個股來看,騰訊(00700)周跌2.3%,報497.8元;阿里巴巴(09988)跌5.73%,報123.5元;小米集團(01810)因配股及上周發生的SU7車禍,股價周跌10%,報45.9元。

  醫藥股上周集體拉升,三生製藥(01530)周升7.49%,報13.2元;康方生物(09926)周升15%,報85.9元。康方生物去年藥品銷售收入超20億元,增長25%。花旗指,今年卡杜尼利單抗以及伊沃西單抗獲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後將快速放量,推動商業化進程。信達生物(01801)周升8.7%,報50.25元,公司去年收入增長51.8%,淨利潤3.3億元,核心產品保持快速增長。百濟神州(06160)同樣有好的全年財報,收入增長72.6%。

  資本市場呈現「東升西落」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東升西落」。在政策輔助下,港股的消費類個股熱度升溫,南向資金流入明顯增多。整體說,港股3月份先揚後抑,成交額整體保持高位。行業間表現差異較大,高股息紅利板塊反彈,電子板塊回落。恒指最新估值PE值為10.34,PE百分位為57.92%,估值狀態適中。

  美國對不同國家徵收不同幅度的「對等關稅」,為市場情緒帶來衝擊,需觀察後續發展。上周醫療股表現強勁。在AI技術的賦能下,創新藥的研發周期得以縮短,全球醫藥產業投融資活動呈現回暖態勢,有利於創新藥企改善融資現金流。在行業投融資周期的上行階段,創新藥板塊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通常較出色。預計2025年美債利率中樞大概率下移,將進一步利好創新藥企融資活動的回暖趨勢延續,並提振板塊估值。

  創新藥板塊吸引資金

  此外,期待財政政策發力,創新藥企業存在毛利率修復空間。一方面,「丙類目錄」等重要行業政策的發布在即,將是板塊估值和情緒修復的重要催化劑;另一方面,「社保注資」可能是財政政策發力的一個選項,有助減輕醫保支付壓力,帶動基本醫療保險支出增速持續回暖,促進創新藥板塊的營收增長。在關稅戰不確定的大環境下,港股「便宜的」創新藥吸引外來資金,增加了創新藥板塊的價值。港股估值仍合理、相對不受地緣政治影響,是全球性價比高的股市。隨着AI技術發展,國家政策的持續刺激,「科技和消費」板塊有望迎來更多機會。

  (作者為拔萃資本集團分析師)